家陣做官唔單止有兩個口,仲有幾十把「錘」傍身呀!
好打得嘅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前日係威係勢咁,喺政府舉辦嘅政改論壇結束後,話講者嘅意見「真係有一個一錘定音嘅效果」,擺到明想藉北京學者幾句說話,封殺公民提名同公民推薦。但眼見俾人狠批勢色唔對,佢噚日轉口風之餘仲唔認衰喎,為佢嘅「一錘定音」論再次「一錘定音」,話佢嘅意思只係綜合研討會講者嘅意見,只係針對提名權,唔係對政改作結論咁話。
以前講過 早知點解
吓!乜「一錘定音」係咁解㗎?唔係解作有結論咩?根據《中華書局成語通檢詞典》,「一錘定音」係指製造銅鑼時最後一錘,決定鑼嘅音色。後來用嚟比喻某句說話或某件事情,將難以決定或分曉嘅局面確定下來咁解。
你估林鄭真係唔識「一錘定音」點解?睇返資料,佢去年9月出席扶貧委員會高峯會,致辭時提到,有報道話委員會內有好多爭拗,結果由佢「一錘定音」。林鄭當時仲「澄清」,話自己「並不是一錘定音」,大家係喺互諒互讓情況下,為盡早能夠訂定「貧窮線」,達致共識。今年1月,工業界議員林大輝都喺論壇上問過林鄭,會唔會向全香港市民一錘定音,講清楚公民提係咪違反《基本法》?佢當時仲話要建基於提案嘅內容先可作出判斷。
咁即係話呢,「一錘定音」真正意思係乜,林鄭當然一早知道啦,只不過呢,無論《基本法》又好,成語亦好,都可以由呢班高官權貴任意解讀㗎!如果你哋班泛民有不滿,都係你哋自己「過份解讀」咋!到底,邊個話官不聊生㗎?
李八方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