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雲端:李氏沽兒 - 丘亦生

金融雲端:李氏沽兒 - 丘亦生

長和系近年最大的賣產交易終於落實。和黃(013)上周五宣佈以440億元(56億美元)出售屈臣氏近25%股權給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說好了的上市已被押後。市場對這個出其不意的結果大感意外,更不了解李超人為何扭盡六壬都要減持這項業務。
這一趟和黃出售零售業務,數度變招,由去年打算出售百佳予財團,到改為把規模大得多的屈臣氏分拆上市,在公開市場減持,誰知到埋門一刻,卻又變回用私人配售的方式,售予淡馬錫,轉身之快,叫市場真有點跟不上其舞步。有說法指,管理層乃於月初為上市進行巡迴路演時,接觸到淡馬錫的管理層,發現該基金對收購一個更大股權感興趣,因而立時變陣。

扭盡六壬沽屈臣氏 暗藏玄機

過去和黃也曾經這樣出盡法寶,希望為一筆資產套現,好像其意大利3G業務3意大利,便曾多次希望套現減磅,2006年已計劃分拆上市,當時市傳估值100億歐元,結果被指索價太高而擱置,到了2011年又傳出擬售予當地最大的流動電話通訊商意大利電訊,雙方眉來眼去了幾個回合,去年對方的董事局甚至通過就收購展開商討,但結果還是無米粥。
相比之下,今次最終都修成正果,雖然估值較原來市場估算的低了一截,但400多億元的單一投資,淡馬錫爭取一點折扣是可以想像的。況且,現時屈臣氏體現的價值,已佔去和黃市值近四成,較其貢獻18%盈利的比例更高,又沒有關掉上市大門,照計利好,怕只怕之前市場反映了更高估值,可能會因而有人沽貨。
有說法指,今次減持是為迎接加息周期的動作,但由於套現所得,絕大部份用於派息,只保留三成現金,相比之下,港燈(2638)的分拆上市,套現之餘又轉移債務,今次減持屈臣氏,似乎不太能用減債的角度來看待。
我認為,超人今次減持屈臣氏的玄機,或可從他最近接受財新網訪問中找端倪。他在這次訪問中,提及多項新科技投資,涉獵範圍已不局限科網,既有人造蛋,又有新農業技術,更對一個高科技慳電膽愛不惜手,似乎多多子彈都用得着,今次套現近70億元,會否用作買新玩具之用?

電子商貿坐大 傳統零售式微

另一線索,則是他在訪問中提到一位經濟學家Tyler Cowen著作,這位學者近日以預測科技將大舉取代人力而受爭議,他在新作《Average is Over》中,更加指出超市在高科技協助下,將會聘用越來越少的人手,整個付錢過程都可自動化,連收銀員都可慳番。這對於僱用數十萬人的零售王國來說,不是個容易拆的彈,轉型的難度頗高,加上各地不斷湧現電子商貿的挑戰,近至內地的百貨公司遠至沃爾瑪都在捱打,傳統零售業務的最好日子可能已經過去,既然估值見頂,減磅減掉風險,也是明智之舉。

丘亦生
金融中心fan 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