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樹下:拒絕鄭重 - 何福仁

蘋果樹下:拒絕鄭重 - 何福仁

小拜倫,真好,原來你有這麼一個名字。(我也是最近才知道,我原來有許多哎吔的名字。)那麼你可不用再擔心,由於對拜倫雪萊那幫浪漫詩人失敬,會影響自己成為什麼獎的候選,於是曾在海心湖畔,徘徊誦詩,並且暗自神傷。何苦呢?原來早有人為你打通門路,向浪漫祖師爺爺致意,真令人感動。世間還有好人好事,做了而不讓人知。人類這就有希望了。我私下倒希望通靈的地址、手機、伊妹兒、臉書,可以公諸所有同好,老實說,連我也有點酸溜溜,反正這又不是什麼獨得的陰私。說到陰私,要揭的話,詩人,還會少麼?沒有,或者太少,還配是詩人麼?陰私八卦,當然真真假假,無需負責,這就像詩人寫蔡邊村紀錄片《尋母記》在德國獲獎,名字不假,戲沒有看過,得獎可當不得真。
但是,小拜倫,怎麼啦?你看來還有點不爽。(是這樣的,說出來有點不好意思,因為成為別人姑奶奶之前,我好像只得那麼一兩個粉絲。)那你可要自己反省了,是信寫得太少麼?這可不是你的錯。你讀中學的時候,什麼藍子時期,還沒有一籃子的通訊系統。即使那時候你的手腳還靈便,總不及現在有各種配套,時代對你太不公平了。不過,也不要太難過,少女時代的社交,以至感情生活,天經地義,或多或少,非親非故,與其他人何干。不過,別看低自己,小拜倫,你其實很厲害。
(是嗎?)譬如說你當年跟文藝青年去旅行,沒有你就去不成了。(去過一次罷了。)那更不得了,你對香港的郊野很熟悉?這毋寧是一種恭維。詩人都很有風度,尊重女性,對她們忍讓,即使筆下提及的女作家,或者送的詩,──不過要求星期美點一下而已,要是她們都不滿意,請記住,詩人無不是善意的,在詩的國度裏,只有假不了的愛。有哪一個女作家,不希望出現在詩人筆下?
作為諍友,我可也要實話實說。(歡迎。)你不承認當年曾邀請詩人主編《中國學生周報》的詩頁,是你這個義工害怕僭越了吳平、羅卡、陸離等人的職責。(的確是。)但你更大的害怕是,別人編得比你好。實情是,詩人是上世紀六十年代越界的第一人,編詩如編馬經,在每一首詩後評說:冷門勝出、大熱倒灶等等。在一份學生報上竟已展示解構的策略:顛覆邏各斯中心主義,在詩頁裏遊走、內爆,古今中外的詩匯,何曾有過這種創意?周報不是有一版叫快活谷麼?連版面也交流對話了。這是周報最光榮的一頁。(這倒沒有想到。)有恨無人賞,必須不斷向年輕人提醒。
小拜倫,你明白了麼?從哎吔妹妹到姑奶奶,別人是五十年不變,你呢變變變,不肯接受別人給定的角色,這是知覺失調的徵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