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 饒戈平一錘定音?荒謬! - 盧峯

蘋論: 
饒戈平一錘定音?荒謬! - 盧峯

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北大法學院教授饒戈平雖然只是眾多護法之一,可他的氣燄卻好像比他的頂頭上司──人大委員長張德江還厲害。張德江在會見港區人大時也不過提出「一個立場及三個符合」的指示,認為未來特首普選方案要符合《基本法》、人大常委會決定等原則。饒戈平則厲害得多了,他一來就提出了「四個否定」:否定公民提名、否定政黨提名、否定公民推薦、否定政黨推薦。按他的說法,這些希望令特首普選提名程序更開放的建議統統不符合《基本法》的立法原意,是「打着民主旗號,鼓動民眾同法律來相對敵」。他這種視港人意願如無物的高壓態度不是比張德江來得更粗暴野蠻、更不留餘地嗎?難道他認為自己才是港澳政策真正的掌舵人?
饒戈平的橫蠻跋扈固然令人側目,負責政改諮詢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女士的反應更教人失望及震驚。她在總結饒戈平等人發言時居然指有關言論已為政改討論「一錘定音」,意味饒戈平的「四個否定」是官方立場,不會改變,也沒有甚麼討論空間。林鄭的謬論一出登時引起激烈反應,多位泛民主派議員批評林鄭為政改落閘設限,令諮詢失去意義。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則指林鄭的「一錘定音」論等同承認政改諮詢是「呃人」。也許是批評聲音不少,林鄭月娥昨天匆匆「補鑊」,指自己只是綜合各講者的講話,政府仍然真心誠意進行諮詢及聽民意。林鄭綜合不同講者意見竟然綜合出「一錘定音」四個字,只怕她跟饒戈平是在玩一唱一和遊戲,希望及早封殺北京不能接受的方案及建議,以免夜長夢多。
然而,不管是饒戈平還是林鄭月娥都未能說清楚「四個否定」論的理據,都未能解釋為何連公民推薦、政黨推薦等想法都不符合《基本法》。正如不同學者及論者都指出過,香港一些政團特別是泛民主派政團提出公民提名建議並不是要取代提名委員會,而是在不影響、損害提委會權力下引入其他可行又能更充份反映民意的提名機制。也就是說,公民提名、政黨提名建議根本沒有繞過提名委員會,根本沒有削弱、破壞提委會的權力,饒戈平有甚麼理由「一錘定音」否定這些建議呢?
至於說公民推薦、政黨推薦等建議不符合《基本法》四十五條規定更是荒謬之極。首先,公民推薦、政黨推薦不像公民提名那樣設定另一種提名途徑,而是接受提委會作為確定候選人的唯一途徑,只是要求提委會在決定時考慮公民聯署支持的人選,好讓受市民支持的候選人不會被拒諸門外,好讓市民在投票時有真正選擇。按這樣的思路,公民推薦之類的做法不管怎樣看、怎樣理解都跟《基本法》四十五條的規定脗合。饒戈平憑甚麼否定有關建議呢?事實上另一位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陳弘毅教授較早前也提出過類似公民推薦的折衷方案,希望打破政改僵局,拉近北京跟香港市民的分歧。陳弘毅先生研究《基本法》問題的資歷比饒戈平有過之而無不及,他既然主動提出公民推薦的建議,自然認為建議合法及行得通,饒戈平有甚麼理由要說三道四呢?
饒戈平還說,堅持公民提名等訴求是要鼓動民眾同法律對敵。這樣的說法表明饒戈平既不懂政治也不懂法律。堅持合理的建議是開放社會的基本權利及自由,爭取其他人支持建議同樣是正常不過的事,不存在所謂挑戰法律或跟法律對敵的問題。而只要有足夠市民支持,建議更可改變法律,變成法律。饒戈平居然連這些政治ABC都不懂,水平之低令人難以置信。或許,較合理的解釋是饒戈平仍停留在朕即法律、當權者的話就是法律的陳腐思維中;任何跟當權者意願不相符的建議都自動變成不合法,都變了跟法律對着幹。可是,香港畢竟是個法治社會,怎麼可能接受朕即法律的封建想法,怎麼可能讓饒戈平這樣的人為香港的政制發展「一錘定音」呢?真是荒天下之大謬!
周一至周六刊出
盧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