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載着二百多人的民航飛機,忽然在半空中失蹤,時隔十日,仍不見一個肯定的說法。劇情曲折迂迴,好像電視劇一般,早晚必追。幸而韓劇《星星》已經大結局,否則必定影響收視。這個世界,任何事件都有不同層次,失蹤案件當然也不例外,從貼在超市的貓狗寵物失蹤繼而人口失蹤友誼人情失蹤直到最後發現生活品質失蹤更令人驚恐有朝一日自由民主也會失蹤,才真是大件事。生活在幸福的年代,不知民間疾苦,直到看到廣場上的學生們大批失蹤,母親們焦慮的盼望兒子歸來,全球動容,才知失蹤原是如此悲慟。又次地震海嘯,遊客島民大失蹤,路過醫院門口,看見一張張貼在公告板上的照片與板下那些親友,雖然人在異方為異客,也抹去不了那揪心的感覺。「失蹤」二字雖然凶多吉少,但總還帶有些希望。人,可能也是為了那丁兒的希望,活着。米雪菲花有部電影,帶着兒子去超市,一轉眼,兒子就不見了。然後為了尋找這個兒子,她犧牲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婚姻。事隔多年,家裏搬來新鄰居,那成長的少年,竟然就是自己失蹤多年的兒子。劇情已不能完全記得,只知真被感動過。雖然真實的生活會更加令人感動,但是戲劇化的電影,卻可將真實濃縮在短短的時空。《觸不到的她》,艾美亞當絲在拍一部紀錄片,鏡頭是睡夢中的母親,動也不動,單字形容,「悶」。朋友提議,或許可穿插些母親的夢境和回憶,這樣電影就不會那麼單調,艾美回答,這樣就不是純紀錄了。這個世界現在還有「純」字嗎?奧斯卡得獎的紀錄片,其實也有觀點與角度,北韓新聞報道員一遇國殤,就會衣着表情聲淚俱下,也是戲劇的一種。之所以標準影迷喜歡電影,就因夠戲劇,好的可以一看再看,不好的也不想錯過,貪心。以往錯過的就只好錯過,但是現在電子媒體如此發達,只要曾經有過,就可修復,重溫。忽然發現舊社會原來也有電影失蹤這回事。永華公司的片庫曾遭祝融光顧,一把火將底片付諸流水,萬劫不復,《火葬》等片不見天日是屬於毀屍滅迹,但是林黛的《燕子盜》林鳳的《榴槤飄香》李湄張仲文的《龍翔鳳舞》又都到哪裏去了呢?還有那部被忽略的李麗華尤敏《梁山伯與祝英台》,又上了哪兒去?時至今日,標準影迷仍然好奇王家衛《阿飛正傳》的九龍城寨片段,顆顆明亮巨星,進入三不管地帶,在它消逝前,記下空前絕後的歷史開麥拉時間。不知這些光影是否仍在?起碼關淑怡的《春光乍洩》布宜諾斯艾利斯被剪片段在《攝氏零度春光再現》終見天日,至於林青霞在《重慶森林》被剪《慾望街車》的片段,失蹤歸來後簡直媲美《藍色茉莉》。電影拍攝極不環保,以往一部港產A級電影起碼花上十來萬呎底片,剪成九千餘呎,其他報廢。加減乘除一番,大公司每年要扔掉多少廢片,也有得不到重視的電影,就當碎片處理。就有亞洲影展最佳影片李翰祥的《後門》,只有底片卻找不到聲帶,所幸還存有一本對白,重新配音後,總還看到胡蝶王引和王愛明的精采表演。別說邵氏,即使荷李活六十年代超級大片《埃及妖后》也不例外,那龐大的布景和服裝雖不知去了哪家焚化爐,但是導演千辛萬苦剪成的六個小時原裝版,只剩下三個多小時的普及版,其餘的只可被例為失蹤片段,讓修復專家們慢慢找尋。不知毛尖女士和她的同儕們,可否列出一個十大失蹤電影名單,大家一齊尋寶遊戲。文章一寫又數日,失蹤的飛機還是在和韓劇搶收視,聽說問題出在駕駛員。想起《淚王子》的飛機師張孝全被槍決後,美麗的妻子多麼希望他只是失蹤,朱璇對范植偉說:這樣希望還在。語畢馬上就與丈夫的摯友發生超友誼。為了女主角美好的形象,這場戲初剪就已不存在。然而此事卻常在於心,五年後在燒漽底片前的修復版,終於把它還原。喜愛朱璇角色的杜篤之眼神只說了兩個字,殘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