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
加息周期來臨對全球股市增添不明朗變數,對和黃(013)分拆屈臣氏多少有影響,如今和黃選擇向淡馬錫出售約25%屈臣氏,除可一次過套現440億元及避開未來市況的波動,證券界更指,引入淡馬錫後的屈臣氏,估值有望進一步提升,最終受惠的又是和黃,今次交易可謂一舉多得。
自去年和黃宣佈研究出售百佳後,和黃股價一直上升,及後集團將出售百佳轉為分拆市值更大的屈臣氏,股價更創出新高,不過再強的和黃也敵不過加息潮的來臨,和黃主席李嘉誠昨亦表示,在美國減買債、加息因素等影響下,「好多生意都受影響」,強調「股東利益係第一」的李嘉誠選擇「快刀斬亂麻」先售25%屈臣氏,避開今年上市所面對的不明朗因素,確是上策。
「派得7蚊 攞番唔止7蚊」
對於有指和黃今次出售屈臣氏的估值較市場預期低,有基金經理指,「可能就係投行都俾唔到李嘉誠心目中的估值,咁不如唔上市住……李嘉誠做事在商言商,如果俾到佢心目中的估值,佢肯定唔介意即刻上市」。
事實上,和黃董事總經理霍建寧亦不諱言,權衡過後,認為引入一個投資者較公開招股的決定好。李嘉誠昨更表明,日後上市屈臣氏估值絕對會高於今次出售予淡馬錫的估值。至於出售25%屈臣氏會否攤薄和黃的估值,銀河證券業務部發展董事羅尚沛指剛好相反,「李嘉誠派得7蚊俾你,日後分拆屈臣氏時(每股)肯定唔只攞返7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