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休遊:春天森林浴 漫步古道看苔蘚

周六休遊:春天森林浴 漫步古道看苔蘚

春暖花開,正是享受「森林浴」的好時節,而香港的古老風水林亦處處透着神秘。不少久困愁城的都市情侶們,一顆心早就恨不得即時飛奔到這些大自然的勝景吸取正能量。行山攝影達人伍詠言(David)總挑這濕潤的時節,跟女朋友楊卓縈(Yo)一起到馬鞍山踏上幽幽古道漫步看苔蘚。早在四百多年以前,吳姓客家人在海拔一百三十米處建立梅子林村,村後一片風水林呈馬蹄形狀,爬滿苔蘚的大石、物種多樣的林木是馬鞍山梅子林的風景精華,樹木散發出古老的神秘力量。

記者:邵 超

攝影:陳國良

身處梅子林裏,有若置身熱帶森林。(a)

起步不久的石澗旁,Yo不禁被一株充滿生命力的大樹吸引。(a)

(上)伍詠言:
「高大的樹有着強大的吸引力。梅子林充滿着靈氣。一路前行,方發現已身在宮崎駿《幽靈公主》場景裏。」
(下)楊卓縈:
「喜歡老樹粗壯的樹幹,覺得它們都有年歲了,生命的循環從來未曾停止,能活到現在,背後的故事很吸引。」

80後行山攝影已成風尚,推動着其他年輕人追夢,他們往往以自己擔當相中主角,David的照片裏,有自己,更多是女朋友Yo,但二人都是襯托大自然的配角而已。咔嚓一聲,從觀景器裏看,身穿古着彩衣的人在,卻似不在,相片透着靈氣。是David一直信守的攝影美學:自然與人的比例是9:1或8:2,令自然氣息更為濃烈。

從梅子林出發

在香港找到一個願意跟你行山的女朋友,其實難過求她陪你捱麥記,更何況女朋友還樂在其中,友人都讚David拍Yo最美。二人本是一齊上莊的大學同學仔,畢業後才因行山攝影漸行漸近,當助理建築師的David和媒體買辦的Yo都喜歡往郊外跑,每個周末定必拍拖行山,算是另類。David愛好行山、攝影、越野單車,建立起面書專頁「Todayz Photography」分享一些「唔似香港」的香港美景,而Yo則在面書「sheep.desk.style」裏展示及售賣古着的配搭,行山攝影加古着,帶來截然不同的清新風格,不少友人找他們拍攝大樹下的婚紗照。對Yo而言,行山露營是一種享受。「David會按我的能力增減行程,每次露營,我負責背食物,由他來做飯,隔天我背包變得很輕,下山就特別輕鬆,最重又必須帶走的營具,總是他負責。」但哪個女生不愛美,不愛舒服,她也會發脾氣,最厲害的一次要算是爬八仙嶺,還未走到一半已把水喝光,David說:「她邊行邊埋怨又上山又下山,還要走多久。」Yo在一旁笑着說:「最終找到一個樹下乘涼處,David一個人跑下山找到兩瓶水拿回來。」自此行山就學乖了,帶大量的水和食物。
這天從梅子林村出發,一起步便看見溪澗,腳步聲融進水聲和鳥聲裏,當郊野風光更加濃綠時,我們闖進了宮崎駿動畫裏的世界。異域,一直就在香港。

從高空俯瞰隱在蒼翠山谷中的梅子林村。(b)

踏上茅坪看古屋

老一輩的人養生之道,相信春天進行森林浴可以祛病健身。人在林間散步,樹木散發出來的芬多精,吸後倍感舒泰。David說梅子林是個不錯的選擇,「沿途的樹木石塊都有着生命痕迹。以前看過宮崎駿《幽靈公主》,走在這裏,就一直聯想走進了另一個天地,那裏可聽到樹木的說話,溪流的呼吸。」香港共有一百一十六個風水林,梅子林村風水林的面積約兩公頃,雖然馬鞍山的土壤又瘦又薄,但全港風水林植物物種當中,這兒擁有七十二種原生樹種,為全港風水林之冠,其中韓氏蒲桃是主要樹種之一。翻查舊資料,老村民說過林齡至少有一百五十年以上。村子周邊隱伏着茅坪和黃竹山兩條古村、一兩戶人家,茅坪早在一九七九年,因擁有全港最大的克氏茶種群,被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黃竹山村更是背山臨河的福地。昔日山中古村交通不發達,茅坪古道是通往外面世界最近的路,時移世易,現在馬路離梅子林村更近。
拍拖五年,二人最初特別喜歡拍老屋,Yo說:「想像着眼前荒蕪老屋的過去,住了甚麼人,為甚麼離開,這些都是老屋的魅力。後來行山的次數多了,就想,老屋再過段時日終究是變成越來越塌陷的頹垣敗瓦,故事已經完結了,但郊野是活着的景色,不知哪一天它變成石屎豪宅,應該珍惜現在啊!」從梅子林村到茅坪村不過一小時,石屎步道很快接上石磴古道,三層豪華村屋換成荒涼的老屋,哪邊的風光更美各有所好,我倒暗自慶幸茅坪村夠山旯旮,與自然融為一體。

克氏茶
茅坪擁有全港最大的克氏茶種群。

韓氏蒲桃
梅子林常見的樹種之一。

動物視平看世界

陽光穿過梅子林風水林上層,到達中層的灌木林,再而下層是苔蘚和蕨類植物的世界。行山令他們漸漸認識更多幽山美地,最後獨鍾情樹與大山,那片綠再大也比不過日出日落的雲染,卻一樣珍貴。David說每次來都會有新發現,「大自然的循環,有着微妙的變化,只要置身其中,除了看得見的新生命誕生,葉子、青苔、流水都有無限的生命力,就是那身在林中才會感覺到的氣息。看着那些一點一點的小事,就覺得就算再渺小的生命,也有它努力的意義,心情也會回復過來。」他說笑他喜愛趴在地上仰望着花花草草,有時會把自己想成是動物,嘗試從動物的視平的高度看世界,尋求新的攝影角度。
David的相片透着綠野茂林的靈氣,「大自然已經擺好佈局,可能是一棵樹一塊地,是預備好的佈景,人走進去便成了,不用矯作。」或低頭,或仰望,或走進林中,或插袋歡快步行,或觸摸草木,小得幾乎看不見的人,若隱若現,有了禪意。David續說:「拍攝這樣一片綠色的森林好像四周都一樣,未必跟站在山頂的時候拍攝出前後感的層次一樣強,我會以一個主體為構圖中心,例如以大樹、大石或附近的草坪加上人物,用水平角度拍攝,反而會更有故事性的伸延。衣着也可以多一點色彩,令人物更突出。」

梅子林古道行
地圖路線:

馬鐵大水坑站(1)步往梅子林路→梅子林(2)→茅坪(3)→花心坑(4)→小瀝源(5)
所需時間:2小時 難度:易

情侶行山建議

拾級而上大東山
伯公坳上大東山,上落差比昂坪稍大,但整條山徑是全石級,慢慢上落便自然感到舒服。秋天芒草的景色值得一看。
地圖路線:東涌(1)乘大嶼山巴士11號,於伯公坳(2)下車,然後沿大東山(3)指示牌步行而上便成。
所需時間:2.5小時
難度:易

(a)

輕鬆上昂坪高原
馬鞍山村上昂坪,這條路上落差不大,一般人都能走。沿途景色豐富,旁邊有溪澗,密林,到了昂坪草原景觀開揚。
地圖路線:馬鞍山耀安邨(1)乘NR84村巴於總站下車,沿馬鞍山郊遊徑(2)步行約1小時前往昂平營地(3)。
所需時間:2小時
難度:易

(a)

日本的高山神木教人神往,他們的富士山露營之旅,在星空下享受大自然的禮物。(a)

這裏是灣仔半島營地,當大樹與圍欄浸淫在晨光裏,美得不像香港景致。(a)

森羅萬象

真菌學博士鄧銘澤:「菇菌分共生菌及腐生菌,共生菌的生長條件是下大雨的水份滲入根部,6至8月才看到。腐生菌一般在枯木找到,扇形小孔菌是其一。風水林多古樹,相信共生菌較多,如紅菇科、牛肝菌科,4月份會看到。」

鄧銘澤

扇形小孔菌(c)

苔蘚植物學博士張力:「觀賞苔蘚的季節主要是夏天,因為夏天雨水比較充足,氣溫相對也較高,所以苔蘚的生長比較好。梅子林沿路都有一些常見苔蘚,例如黃葉鳳尾蘚,小曲尾蘚等,在水溝邊可能會發現更多。」

張力

伏石蕨

南亞小曲尾蘚(d)

能量治療師黃詠珊:「上天賜予我們很多禮物,越古老的樹生命力旺盛, 能量越高,綠色本身具有治療能量,赤足進行森林浴,可以感受到大地之母的能量經過腳面傳達。行時張開雙手向天也能感受得到。」

黃詠珊

黃葉鳳尾蘚(d)

女子行山服 洋葱式配搭

春天迷霧繚繞,路徑又濕又滑,這些路段對於一般女孩子來說,多是又髒又難走。Yo不以為然,行山也能穿戴漂亮,「我也怕滑倒,上次來就穿leggings配牛仔短褲,這樣活動性比較好,也能防蚊。穿裙行山亦無妨,搭配leggings漂亮又舒適。」她特別推崇日本「洋葱式」配搭術,「春天乍暖還寒,行山時體溫會越來越高,這種日本洋葱式配搭,着重多重衣服的配搭,熱了就脫,今天穿了五層衣服,裏面穿保暖排汗的內衣恤衫,再配吊帶長裙加保暖背心外搭風衣,熱時便可逐層剝下。」一雙保暖排汗的襪子可減低因足部冰冷影響腳下環境的敏感度,「我的腿部肌肉乏力,最怕下山,如走在濕滑或下坡坡度較大的路徑,帶上登山杖會有幫助。」

配搭1
洋葱式穿搭法是活動性強的行山裝,裙子長度蓋過膝蓋一兩吋便足夠。

配搭2
防水布料短裙配leggings,適宜行走濕滑山徑。長袖恤衫不穿時綁在腰也能增加層次感。

配搭3
紅色在綠林間顯得醒目,工人褲很有大自然氣息,不過上廁所不大方便。

後記
對倒生活

石屎森林
伍詠言和楊卓縈總在尋找一刻閒適
石板街上一段風景
密集的冷氣機
製造城市冷酷異境
教人呼吸不了
城市種出來的森林帶來視覺衝擊
但游牧選擇越來越少
這是二人喜歡上太平山街的原因

(a)

自然反景
五天工作以外的兩天假期過於珍貴
在城市與自然之間
伍詠言和楊卓縈選擇了後者
栽種排列有致的巨樹
樹木的高度訴說着年月的印記
空氣中瀰漫着負離子
教人願意走進林中
這就是森林浴的魅力

(a)

(a)伍詠言作品
(b)漁護署提供圖片
(c)鄧銘澤博士提供圖片
(d)張力博士提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