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力撐 台生不孤單

港人力撐 台生不孤單

【記者蔡朗清報道】台灣學生佔領立法院,以阻擋國民黨向中國開放《服貿協議》粗暴闖關的運動,從來不孤單!身同感受的港人力撐台生「守住台灣」,包括前立法會議員、大學教授,以至升斗巿民,原因是不想台灣成為第二個香港,讓美麗島倖免。

陳淑莊 為佔中取經

學生不眠不休佔領台灣立法院,獲不少港人支持,其中香港立法會前議員、公民黨副主席陳淑莊,昨凌晨到立法院現場,為反服貿學生打氣。陳淑莊表示,過去曾與台灣的政黨交流,但今次目睹一批年輕人、大學生發動的運動,獲得大量民眾支持,所以親臨支持及觀摩學習,亦為佔領中環(佔中)運動取經。
在場協助醫療救護的台大醫生柳林瑋,即場與陳淑莊交流;只見他開啟其手提電腦,播出解釋服貿來龍去脈、影響的「懶人包」短片,為陳淑莊解說他們反對的原因。陳淑莊盛讚這種解說方法,能用最淺白的方式讓市民了解內容複雜政策內容。
陳淑莊指,學生的運動和平進行,沒有暴力,即使下大雨仍有不少市民冒雨支持,物資供應不絕。她說馬英九作為民選總統,應盡速回應學生訴求。

蕭向榮 悔沒站出來

「真後悔!當時我們年輕人都沒有站出來!」從香港移居台灣的32歲港人蕭向榮說,10年前香港與中國簽定CEPA,港人不發任何聲音,詎料移居台灣仍要面對紅色資本壓力。蕭向榮希望「台灣能守住」,不要步香港後塵。
「在港怎麼拚都是輸,我沒有辦法改變,只好離開。」蕭向榮五年前到台灣墾丁旅遊,愛上台灣,毅然留下,因在港已找不到創業機會。蕭在港曾開精品店,月賺3萬元,惟開張不久,每日有人到店前記錄顧客消費金額。店舖一年租約期滿,業主大幅加租,每月收入只剩6,000元,最終執笠收場。他到台灣開旅遊網站,娶了台灣太太落地生根,每月雖只賺得約4萬台幣(約1萬港元),但已足夠生活。他支持學生反服貿,說香港「珠玉在前」,不明白馬英九「為何要走同一條路」。

蕭向榮

鄭湯尼 不知逃到哪

「香港人可以逃到台灣,台灣人要逃到哪裏?」44歲港人鄭湯尼認同學生要求對服貿逐條審查的訴求,尤其對大陸人移民台灣必須嚴格把關。他說香港過寬,讓大批內地人移港,令港人避走台灣,如果連台灣也遭大陸人「佔領」,那台灣人怎麼辦?他實在不敢想。
鄭湯尼25年前到台灣成功大學讀書,畢業後在深圳工作20年,可是當地工作環境越來越差,選擇返港,才驚覺香港變了,3年前定居台灣,任職企業顧問。他在兩岸三地都待過,感觸最大是看醫生。中國及香港交稅多,但是生病到政府醫院最少要排期兩個月,在台灣只要排隊兩小時就看到。
他認為香港簽定CEPA對普羅大眾沒甚幫助,只肥了老闆。房價、生活費節節上升,「服貿條例必須逐條審查,因為魔鬼就在細節中」。

鄭湯尼

梁文韜 待到馬下台

台灣立法院外持續有學者在「街頭民主教室」演講,聲援反服貿的學生,其中包括身為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的港人梁文韜,以「台灣會香港化嗎?」為題,為在場學生及民眾痛陳服貿的利害,希望台灣不要變成第二個香港。
已經在台灣10年的梁文韜喊得聲嘶力竭,反黑箱服貿隨便通過審批,他表示服貿大門一推開,「台灣會香港化嗎?答案是肯定的!」他說,香港已被吞併了,「已經一國一制了」。屆時台灣如香港一般被大陸吞併,被搶貴了房租。梁文韜又舉例《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遇襲,只是揭露貪污案,後果就是受到生命威脅。
「我們會在這裏到馬(馬英九)下台為止!」梁文韜激動地說,堅持反對倉卒通過服貿,馬英九不可把責任推給法律,要求馬收回《服貿協議》,重新開啟談判。

梁文韜

蔣雅文 可再激烈點

「學生們可以再激烈一點,政府的處理手法真的太粗糙了!」英皇前小花蔣雅文加入聲援學生「佔領」立法院的行列中。
31歲的蔣雅文08年退出香港樂壇,到台東的花蓮開設個人工作室。她說離開香港並非因為就業環境惡劣,純粹是想出走,但近年家人及友人轉述,她了解現時香港對沒有家底的年輕人十分不利。她認為香港還是與台灣不同,因香港主權已回歸中國,形容如「命中注定」。她認為普遍港人現時對自我價值質疑,再加上梁振英政府失望,令香港社會氣氛很差。
蔣雅文表示,台灣有異於香港,不必對《服貿協議》過度恐慌,「比較有問題是當權者的處理方式」。她對服貿有所期待,認為會有利經濟發展,但台灣的老店、鄉下人可能會受到影響,希望台灣政府權衡利弊,保護小市民權益。

蔣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