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武士、柯柏文、幪面超人,都是七、八十後男孩耳熟能詳的卡通角色!繼續回帶,上鏈的鐵皮機械人,或戴上面罩在月球漫步的美國太空人岩士唐,大家對這些中古玩具又認識幾深?熱愛中古玩具的鬼才導演彭順,原來藏品超過一萬件,當中對七、八十年代made in Hong Kong的玩具最有感情。「非常難搵,同時具本土特色,多一份情懷。」
記者:陳國輝
攝影:伍慶泉
原來,彭順不只成名於電影圈,玩具界也薄有名氣。「早兩年,我曾在旺角唐樓開了間以香港製造為主題的迷你玩具展館,藏品約一千件。今日移師到樂富廣場,地方寬敞了,可展示更多中古玩具讓大家緬懷,意義重大。」這裏可欣賞三十年代起生產的玩具,部份更屬絕版,有錢都買不到。「老實說,這裏只展出我四分一珍藏,其餘會繼續由泰國一箱箱寄來讓大家慢慢回味。」
小龍星戰見證香港起飛
很多收藏人士只愛回顧自己的童年片段,但彭順所儲的玩具卻由三十年代開始,也就是「阿爺」一輩的玩具,其趣味在於可從設計、用料和主題,見證那些年的社會狀況。「其實,我大部份珍藏都來自歐美和日本,反而大家都忽略了七、八十年代的香港玩具,可知道那時正值經濟起飛!」今次展覽便特別和大家分享。
在他心目中,七、八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玩具就是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龍和《星球大戰》的角色!「當年,李小龍電影全球無人不曉,估不到玩具種類也特別多,例如一些體形大小不一,手腳能活動,並可以換衫的figure。」而《星戰》系列,也見證美國科幻電影的霸主地位。三十多年前,香港甚至有工廠生產白兵、黑武士等玩具。「你記得劇集《網中人》中阿燦狂食漢堡包的劇情嗎?大家只將焦點集中在阿燦,然而他身後的正是一間玩具廠,還不停地啤《星戰》公仔呢!」
彭順還記憶猶新地說:「今次展出的是第一代《星戰》玩具,由於在香港生產,數量較少,不易搵,直至十多年前,我反而在外國買到!」他表示,這批玩具已升值至近萬元一隻,但珍貴之處非價錢貴,而是身為香港人擁有一款當年熱爆的產品,因而感到自豪。」
儲錢六年買無名鐵甲人
彭順喜歡收集中古玩具,並非受《星戰》或李小龍的效應影響。「又回到廿多年前吧!當時我路過泰國的地攤,發現放滿古董玩具,印象深刻,相反香港不太流行懷舊。基於個人興趣及商業考慮,回港後到旺角認識了一位中古玩具店老闆,從此結下不解之緣。」
彭順喜歡儲香港玩具,另一原因是一個「謎」字。「日本和歐美的玩具實在太出名,幾乎每個人都識,反而我更鍾意收集來歷不明,像謎一樣的不知名玩具。」旗下過萬件藏品中,印象最難忘是一件說不出名字的產品。「這銀色鐵皮機械人屬於哪個年代、哪套卡通我完全不知道,不過就一見如故。廿多年前我花了4,000港元買它回來!」為了它,當年花了六年時間,一元一角慢慢儲錢購買。對玩具如此專一,試問有幾多人可做到?此外,彭順也對山寨廠玩具着迷。他說,自六十年代已有外資公司到港設廠生產優質玩具,但同時亦出現小型山寨工場。「雖質素參差,但由於數量、品種都非常少,對我們愛儲玩具的狂人,就算玩具活動能力笨拙手工惡劣,都是稀世珍品!」
其他港產玩具精選
領匯香港玩具博物館
日期:2014年3月19日起
地點:樂富廣場A區3樓
入場費:全免
facebook群組:HK Toy Museum at The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