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樂好易:爸媽,別摧毀小體壇

體樂好易:爸媽,別摧毀小體壇

在香港,不少機構均會舉辦各類型的運動比賽給適齡兒童,如球類、舞蹈、跑步和武術等。筆者也有不時實地觀賞,驚覺一班六至八歲小朋友在速度、跳躍力、柔軟度和身體對抗能力等相當高;有些小朋友出色的表現甚至在我意料之外,我不禁地想:「香港的體壇有救了!」
然而,觀眾席中部份家長的表現卻更吸引我的關注。有些家長由到場開始,已不斷灌輸小孩:「不要在眾人面前讓我出醜呀!」、「包尾的話以後也不要再玩了!」等恐嚇性前言。比賽結束後,成績理想的固然皆大歡喜;但成績欠佳的,有些爸媽會對孩子不瞅不睬,有些更當眾責罵孩子的不是,言語暴力隨處可見。

賽後贏或輸也慶祝

或許,有些家長認為這樣的嚴厲會令孩子更認真作賽,但我敢肯定,這種極端的做法反而會令孩子更緊張及不知所措,大大影響原有表現,嚴重的或會對他們的心理造成長遠的負面影響。
在我看來,讓孩子參加運動比賽的意義,主要是鼓勵他們把日常練習輕鬆地應用出來,從而加強他們日後對運動的興趣及處事的自信。其次,我們要藉着比賽中的勝負得失,與孩子共同處理情緒及分享過程中的得着,這樣才可讓他們成長及正面地學習面對困難。
筆者的經驗是:無論比賽得與失,那怕是大敗而回也好,我也會和孩子在比賽後慶祝一番。為甚麼?如你也曾經參與比賽,你便應該知道能站在比賽場地、承受當中的壓力,是何等的厲害,更何況現在我們所討論的只是一個未足八歲的孩子而已!所以,請各位爸媽不要摧毀香港的體壇!
撰文:聖雅各福群會永嘉諾健體中心
經理陳國雄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