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點睇股王騰訊業績? - 利世民

利字當頭:點睇股王騰訊業績? - 利世民

我對騰訊的服務和產品,沒有太多好感。純粹出於個人主觀的感覺,總是認為這間公司得天獨厚是因為中國是一個封閉的市場,關起門來想怎樣做都可以。但是總有一日大陸市場要面對更大的世界,騰訊一走出中國這堵圍牆,就顯得格外吃力。
平心而論,騰訊去年純利增長有22%,就算遜於分析員預期,但也算是不錯的成績。畢竟,分析員太過樂觀,是受到去年的氣氛影響。跟紅頂白,是常識吧。
騰訊的電子商務交易收入,去年增加了121%至97.96億,單單在第四季就做了33.24億生意。只要其他幾個範疇的收入,能夠維持現狀,按騰訊現時在電子商務交易的發展軌迹繼續下去,明年的收入增長理應可以比今年更強勁。
甚麼微信,很容易因為一次範式轉移變得沒有價值。當年的MSN Messager,何嘗不是每個人都用,而且是不用不可。但是生態環境變化起上來,只要三、兩年任何產物都可以變成歷史。有實質交易的平台,反而相對穩定,只是當中所賣的產品更多,做生意的人也更多。例如我極為欣賞的Amazon,就算市盈率長期在三個位數字,最近五年股價仍然是長升長有。
有能力改變市場生態的公司不多,Amazon、蘋果都是,所以他們配得上股王的稱號。一旦這間公司失去了改變市場生態的能力,光環褪色,我們就要尋找新的英雄。至今我仍然認為,騰訊和阿里巴巴雖然經常有正面競爭,但我不覺得騰訊和阿里巴巴是同一類型的公司。
在內地,許多人將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三家拿來相提並論。可是,我覺得更貼切是將他們跟外國公司類比:百度是孤島上的Yahoo,對不起,百度在可見將來都不會是Google;騰訊在陣勢上的確有點像facebook,甚至乎比facebook走得更前,可惜,當facebook現在也漸漸出現存在危機,騰訊一樣有定位的問題;至於阿里巴巴,像Amazon一樣想做世界最大的消費平台,中國仍在消費高增長期,這個夢很吸引。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leesimo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