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眾反對兩岸服務業開放計劃,國民黨黨團意圖草草結束委員會審議,反對者佔領立法院與警方對峙。服務業向大陸開放,會令台灣本土產業受衝擊,若果開放幅度太大及太快,必定引起反彈。台灣人本土意識強,又有民主制度保障,執政黨要實現「新國共合作」,難度大。
香港需要一場認真辯論
台灣佔領立法院事件,令香港人諗起自己處境。香港融入內地,似乎冇引起社會反響,而政府亦冇認真將佢哋構思,和盤托出,反而將相關大計細碎化為不同項目,其實,香港社會是需要一場認真的大辯論。梁政府比人鬼鬼祟祟,處事欠大方,言論唔得體,結果產生更多懷疑。新界東北發展、新機場土地開發、東大嶼山CBD、人工島填海、橋頭堡經濟,以至剛被踢爆之南沙殖民計劃全部都係有相關性,同香港內地高度融合大政策有關。
自梁以深紅背景當選後,原本唔敏感之融合議題,一下子變得敏感。如果政府仍千方百計迴避,只會令正常基建及土地發展規劃也會引起公眾懷疑。而更令人反感係主事者乃一眾梁粉,林奮強、劉炳章、羅康瑞、陳茂波推動融合大計,只會搞橫、不會搞掂。一來地產佬有利益衝突,二來成棚梁粉冇公信力。
香港本土意識抬頭,同梁上台有關,正因為公眾唔信任佢,認為特首唔會維護香港利益,所以對一貫實行之跨界融合項目持懷疑態度,所以由梁粉去推動,正係適得其反,小事會化成大事,大事會變成危機。尤其佢哋閉門造車式嘅規劃大計,只會令公務員也袖手旁觀。從南沙殖民計劃處理模式,可見梁政府根本冇分清公共政策與私人智庫,仲以為自己run緊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圍威喂」可以搞掂。
一個如此重大政策改變,特首如果只係識吹水空談,而冇能力在政府內部推動討論,交流,最終打沉,可以怪得邊個,當然可同北京交代時講到係因為公務員抵制、官僚主義作祟、財政司司長唔合作、《蘋果日報》造謠、鍾庭耀假民調配合,再加上夏千福及美國重返亞洲戰略刻意製造麻煩所致。問題係有冇人再信,諉過於人乃政客常用伎倆,但用得多邊際效用會迅速遞減。
台灣佔領立院阻止兩岸服務業協議通過,對香港群眾運動會有影響,而梁振英若繼續用鬼祟方法及語言偽術掩飾,矛盾只會越積越大。
添馬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