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香港治安淪落至第三世界水平! - 盧峯

蘋論:香港治安淪落至第三世界水平! - 盧峯

就在《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先生被斬傷案有明顯進展,警方決定把兩名嫌疑兇徒落案起訴的時候,尖沙嘴繁忙鬧市昨天又發生新聞、傳媒工作者當街被人以棍棒襲擊的事件。雖然兇徒襲擊的方法不像襲擊劉先生那樣冷血殘暴,但在全城關注新聞工作者自由及安全的時候,在政府及警方高調表明要保護新聞自由的時候發生這樣的襲擊,兇徒顯然是在向社會挑戰,是對公權力作挑釁。警方實在有必要嚴肅追查案件,盡快將兇徒及幕後主腦繩之於法,以杜絕暴力襲擊威嚇新聞工作者的歪風,以阻遏用私刑及非法手段處理爭議的惡行。
由於昨天遇襲的兩位新聞、傳媒工作者服務的報紙仍未正式運作,暫時難以從報紙的立場、性質、報道內容猜測行兇者的動機,也難以判斷是否跟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直接有關。但只要有一絲絲可能性,只要不能清楚排除襲擊跟新聞自由有關,警方及社會都不能掉以輕心,都應當予以重視及深入調查。以減輕新聞工作者及一般市民的憂慮。
應該看到,近大半年來新聞傳媒及新聞工作者面對的壓力可說空前巨大。政治上,從北京來的壓力及有形之手已令一些新聞傳媒自我審查,記者、作者不斷受到「溫馨提示」以至粗暴改稿抽稿。經濟上,敢於報道不同觀點、敢於說真話報紙被封殺已成常態,財團因政治原因抽廣告不再需要偷偷摸摸,一些傳媒集團對名嘴名筆已毫不客氣。更可怕的是,新聞工作者的人身安全越來越沒保障,威嚇襲擊越來越肆無忌憚,根本防不勝防。當自由受壓、人身安全不保時,新聞工作者怎樣可以做好自己的專業?新聞自由怎麼能維持呢?
撇開新聞自由這個核心價值,新聞工作者在街頭、在光天化日下接二連三受到暴力襲擊也是對法治及法律的公然挑戰,是在增加社會的不安及焦慮。跟外國不少大城市相比,香港過去的治安不壞,即使深夜時間市民仍可放心活動,即使在稍偏僻的街角市民也不用擔心遭到甚麼暴力傷害或不測。但在接二連三發生鬧市傷害新聞工作者的案件後,不但新聞工作者提心吊膽,擔心成為黑暗勢力的下一個目標;一般市民也失去了原本那份安全感,憂慮香港是不是正淪為第三世界國家那樣任由惡勢力橫行霸道,欺侮平民百姓。
事實上這樣的憂慮絕不是杞人憂天。對公權力的尊重及信任是維持社會秩序及法治的重要基礎。只有社會各階層不管有錢無錢、有權無權都接受公權力,都不敢挑戰公權力,執法才會有效,法治才能順利落實,也不會有人用「自己」的方法或非法的手段解決問題。可一旦有人不把公權力及執法機關放在眼內,把自己凌駕法律之上,選擇以暴力處理糾紛爭議,並且能避過執法者及法律的制裁。那社會各界原來對公權力的信心及信任將蕩然無存,將有更多有力人士、有權勢的人用法律以外的方法解決紛爭,包括出手教訓不聽話、不依從的人。到時候香港大有可能像拉丁美洲國家那樣任由有勢力家族、集團橫行,執法機構則變成裝飾品又或是工具。
香港是個多元化社會,意見紛紜,利益多元,很容易出現爭拗糾紛。正因這樣,香港更需要確保大家遵守法律,按合法的方法處理紛爭解決問題,更需要確保即使有勢力人士也不會挑戰法律與公權力。偏偏近期卻一再出現以暴力威嚇新聞工作者的案件,一再出現挑戰公權力、社會秩序的事件,這怎不令人擔心香港正倒退到第三世界那種無法無天的亂局呢?

盧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