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累計有7,500億元財政儲備,數字表面上不少,但細心想又不算很多,不夠香港兩年的開支,而香港的財政賬目又是現金賬,沒有為公務員法定退休金7,000億和已承諾尚未支付的3,400億工程撥備,這兩大項目加起來已逾一萬億,若然再計及施政報告的大嶼山發展計劃,所需涉及的填海和基建,分分鐘又多一萬億,加加埋埋逾兩萬億,相當於財政儲備近三倍。當然,香港還有外匯基金,但外匯基金主要用於保衞港元,一旦政府花光財政儲備要舉債,還要動用外匯基金的話,國際大炒家就會聞風來狙擊港元,到時香港指望北京來救火,北京也未必會救。雖然香港每年仍會有稅收和可觀收入,但隨着人口老化,香港經濟增長率肯定放緩,不可能有七十年代的8.9%、八十年代的7.4%和八十、九十年代的5%,政府估計,2014至2041年經濟實質增長平均為2.8%,在這個經濟增長率下,政府收入將不及過往,但福利開支易增難減,結構性赤字將在所難免,問題只是時間,會否在財爺預測的七年後出現,或是十年後出現而已。
香港面對的問題已清楚不過,不少人為香港未來獻計,建議政府發展高科技產業和高增值行業,但這談何容易,最後可能變成丟了一大筆錢落鹹水海,最好莫過於讓市場自行尋找出路,政府只要維持簡單低稅制,提供良好的交通,金融和通訊設施,確保法治制度及營商自由,否則只是越幫越忙,多做多錯。
沙膽虹
twitter賬號:khcheun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