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大學生有懶惰的,上堂吃飯、打電話的,也有叻得驚人,才能出眾的,比左丁山一代醒目得多。左丁山唔識教書,但有不少朋友兼職到中大、浸大、珠海、樹仁教新聞採訪、寫作,聽佢地講,今天的學生實在多采多姿,有人捧住個盒裝早餐上堂,兼職講師覺得佢食嘢有滋擾性,請佢出課堂食完先至入嚟,點知學生話:「吃是我的基本人權!」拋出咁大嘅原則,兼職講師唯有由得佢。老實講,兼職啫,教唔教都得,用自己多年採訪寫稿經驗傳授給下一代,算係回饋社會,學生唔領情,關自己乜事,算吧啦。
左丁山唔敢教書,未見過懶散吃喝學生,但不時出席一啲精英學生活動(由院校挑選出來到外地交換,或特別送往參加培訓嘅學生,多屬精英學生),見親個個都鬼咁叻,有時不禁驚嘆,佢地讀乜嘢中學㗎,點樣訓練出嚟㗎,自己讀大學一二年級時嘅水平,與佢地差好遠噃。上星期一參加一個新亞書院歡迎耶魯學生交流活動,叫做YUNA(The Yale University New Asia Exchange Programme),每年新亞選派8位學生在農曆年假期到耶魯兩星期,8名耶魯學生在美國大學春假(Spring Break)到新亞兩星期,唔係一味遊山玩水噃,今年有個研究主題,叫做Migration and Cultural Integration,兩校學生要參加討論會,兼且聽當地教授演講,在香港嘅例牌活動係由人類學教授、研究重慶大廈專家Gordon Mathews教授帶領,到重慶大廈參觀及與尋求政治庇護人士交流,今年特色係與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見面個半鐘頭及聽中大社會學教授/耶魯博士陳健民講Occupy Central with Love and Peace(注意Love,Peace兩字)。
左丁山與各位學生交談,發覺人人醒目,充滿自信心,下一代是有希望的。諸位賓客之中,有新亞校董桂徵麒(Randy Kwei)先生及耶魯校友會香港分會會長,會長來港工作多年,暫時不願回美國,已學曉廣東話,桂先生係耶魯1958年畢業生,啲耶魯學生知道後,為之嘩嘩聲,同桂先生話:「你畢業之年,我地父母還未出世。」桂先生愛與年輕學生交流,索性離開貴賓席,走去與學生同坐,難怪青春常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