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家:飛鵝山木牆屋 客廳當睡房

品味家:飛鵝山木牆屋 客廳當睡房

「廚房、客廳、睡房的位置是發展商想的,設計是人定的;把睡床放在客廳了,那現在到底是有床的客廳,還是開放式的睡房?」傢俬店Porro營運總監Christopher鄭一帆說,間格印在圖規上只供參考,他的一個人家居宗旨,就是拋開間格的概念,自由擺放傢俬成為自己專屬的空間。
記者:容慧心
攝影:梁志永

住過唐樓、銅鑼灣單棟樓、也住過西貢三層獨立屋,現在住的是位於飛鵝山腳的酒店式管理屋苑,一個三房兩廳的750呎單位。大屋搬細屋,Christopher說,一個人的空間,根本不需要太多。「我發現工作的時間太長,回家洗澡後便立即跑到睡房,幾層高幾個廳根本沒有意思,所以決定放棄大屋,搬回面積較小的單位;這單位露台連客廳的窗向着一片山,就決定把睡床放這裏,讓我每天留在這裏最久!」當頭棒喝,說穿了家有多大,你還是留在睡房最長時間,Christopher將佔面積最大、風景最好的客廳用來做睡房;近門的一邊本來是飯廳,一個人住就簡單加張書枱,也可處理簡便的文件,也可邀請一兩位朋友來飲酒用餐。
Christopher嚮往貼近大自然,看見窗外的山景,便決定把家中一邊牆貼上木皮,「木皮本身是貼在傢俬上表面的一層,我用它來貼在牆上,最喜歡是觸摸得到的木紋質感。」Christopher說木皮不易發霉其實很容易打理,也不似牆紙般容易撲起。說起木皮,Christopher就連選用的傢俬也以包木皮的為主,比較起行家最為推崇的實木傢俬,他有這樣一番見解,「其實木皮做的傢俬更環保,不用以原塊木頭打做,歐洲和德國出品的質素非常穩定,比較起來其實實木傢俬品質變數很高,香港天氣潮濕、家居面積又較小,根本沒必要追求實木傢俬。」

LED代替不了原始燈光

Christopher對家居和自己的專業同樣講究,一道木牆一直伸延至最尾一間娛樂室,房中一邊木牆其實是隱形櫃,放着另一季的衣物,地下則用了動物皮花紋的地毯,連貫大自然的主題。「這間也可算是我的主題房,因為公司經常需要引入不同品牌不同系列的傢俬,我會預先挑選幾件放到家中這個房間,看看它們可以怎樣配襯,也親身以用家角度感受每件傢俬的好與壞。」
娛樂室前面的是衣帽間,Christopher以沒有布簾的層架代替一排高身的衣櫃,「以往衣服放在櫃裏看不見會忘記的!現在這樣擺放當季的衣物更一目了然,也防止自己買太多同類型的衣飾。」再走出去,最近客廳的是書房,簡單一張書枱,後面一個書架放滿他在世界各地買回來的裝飾品,一隻白玉鴿子令他最為雀躍,「我喜歡牠的神態跟自己有點相似;一次把它帶到公司的陳列室擺放,意外地有客人詢問是否可以用10萬元購買,『原來這隻鴿那樣值錢嗎?』我買回來不過幾萬元,難得有人欣賞,還是留下來紀念自己的眼光!」
參觀完一遍,再走回客廳(或者叫睡房),單位樓底不矮,卻沒有用上吊燈,而是安裝了差不多二十盞射燈環繞整個天花板,「最不環保就是這部份,始終覺得LED代替不了原始的燈光,射燈還可以調整角度,射出的光線好像博物館!」睡床房在大廳,光線又照着一幅鮮紅的油畫,不期然問了Christopher一句:「有看風水嗎?」「有!冇問題!就算有都會這樣放的了!」設計行先的設計師風範。

客廳
從睡床一邊看過去,大門就在左邊走廊的一方,右邊是一組黑色書枱,偶爾與朋友飲酒用餐,貪這個位置坐着正好看山景。

娛樂室
這個750呎三房兩廳單位,尾房是娛樂室,一堵由客廳伸延進來的木牆是隱形衣櫃,這間也是他的小型showroom,公司每引入新品牌傢俬,他都會搬到這裏佈置一輪,以用家身份感受傢俬。

衣帽間
另一間房是衣帽間,以沒有布簾的層架代替衣櫃。

書房
最近客廳的一間是書房,也是以簡約為主。

互不相干的擺設

比書更搶眼的是幾件在意大利木書架上看似互不相干的擺設,有現代有古董,都是Christopher在外國旅遊是購買的。

西班牙油畫,跟客廳的一張(左)是一對購買,鮮紅和鮮橙色表達豪邁的性格,約$15,000。

購自德國的古董鐘,約$10,000。

購自巴黎的白玉鴿子,試過帶回公司的陳列室,意外地有客人詢問是否可以用10萬元購下,Christopher說買回來只不過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