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發展(017)算是藍籌股中的抽水王,過去10年合共供股3次,每次都大規模兼大折讓,股東權益被大幅攤薄。本地地產藍籌股中,新世界估值最低,股價較資產淨值動輒折讓六、七成,究其原因,管治質素低,存在management discount,簡單講,人嘅問題。
新世界今次又玩供股,每3股供1股,供股價6.2元,較停牌前折讓36%。消息公佈後,首日股價瀉15%,昨日再挫半成。股東心灰意冷掟貨,不想再供股被抽水,但過去兩次經驗話你知,對付新世界大逼供,是寧等/買勿沽,同佢死過,坐夠一兩年後,回報翻一番先飛甩佢。
翻查新世界抽水史,真的十分悲衰,堂堂一隻藍籌,10年前供股價(5.4元)居然同今年的供股價(6.2元),只有15%升幅,3年前亦只有5.68元。當其他大孖沙選擇高位抽水,新世界次次都在股價低迷時做嘢,時間上絕對衰到冇朋友。3次供股另一個共通點,是供股折讓(較停牌前)竟然保持在36%至38%,是計算之內,抑或事有巧合,筆者傾向相信是前者。在大股東鄭裕彤家族角度,既然珠玉在前,這條抽水成功方程式,不妨一用再用。
過去兩次大逼供,消息公佈後,散戶立即掟貨離場抗議,股價沽壓甚大。2004年第一次,供股宣佈後3個月,股價跌至5.55元,較停牌前跌36%。2011年第二次,供股宣布後兩個月,股價跌至6.2元,較停牌前挫31%。今次宣佈後兩日,股價累跌兩成。
賤價供股 升幅動輒逾倍
新世界過往賤價供股,只要有耐性、等一年、兩年,回報動輒以倍計。第一次供股後兩年,即2006年初,新世界股價升至11元樓上,只要肯在低位買平貨,回報有一倍。第二次時間更短,低位撈貨,年半後股價升至15元水平,同樣翻一番。
當然過往經驗不代表今次會重覆上演,但重點是,今次供股,吸引了滙豐親自落場包銷。大股東承諾會供股,但如果其他股東拒絕,滙豐要硬食11.36億股,涉及金額達70億元。今次滙豐做刁有2.5%佣金,不幸現價跌穿供股價,滙豐隨時損手爛腳,得不償失。負責做刁的證券行,一般很少獨自包銷攬上身,連大笨象都肯落叠,新世界輸極有限。
投資者如未買新世界,而股價月內仍跌跌不休,買入放入保險箱,一年後可能有意外收獲。
王昇
本欄逢周二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