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梁振英要求各政策局研究「香港園」計劃的可行性,但包括勞工及福利局、環境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食物及衞生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運房局等多個政策局都大潑冷水。政府密件顯示,有政策局直指,有關計劃或會被視為「趕走」部份香港人、分化香港社會;也會令公眾懷疑政府乘機將沒能力的長者送返內地。個別機構也「不能」在以外地區推展項目。
以在香港園設立安老中心為例,負責政策的勞福局指出,政策的正面影響,包括可為香港長者提供多一個選擇,紓緩本地資助安老服務現承受的壓力。但該局也提醒政府,需要先安排好醫療、綜援等配套服務,方能釋除長者對到外地養老的疑慮。該局更指出,有關措施的對香港的負面影響,包括會令人擔心政府乘機將沒能力的長者送返內地生活。
憂被指分化港社會
至於在香港園設立循環再造基地,則被環保局指可回收物料長途運輸成本高昂,而且內地各種資源及生產成本不斷上升,現難以確定有關項目在商業上的可行性。電影城計劃也被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指會和廣東省內現有影城直接競爭,勢遭有關方面反對,更可能令本港的影視娛樂工作機會流失。
該局同時指出,在香港園設置數據中心,數據需要在存儲和傳輸過程中得以保密,言下之意,港府須確保數據能逃離內地監控,才能吸引香港企業把高保密要求的數據中心搬遷到園內。
在內地興建公營房屋予香港居民方面,政府的文件亦指出,受法例所限,房委會、房協均不能,或不適合在香港以外的地區推展工程項目。而且,在香港以外使用公共資源,必會引起爭議。政府內部也指出,項目也或會被視為「趕走」部份香港人,分化香港社會,或會引來批評指特區政府為富裕階層預留土地建豪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