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構思在內地建香港園並歸香港管轄,執行上卻可能會出現爭議,包括園區內的法制、保安及房屋業權等問題。有立法會議員指,進出香港園都須出入內地,擔心內地政府可限制園內人員進出,甚至可以國家安全或政治罪名插手園內的執法;而在園內買賣物業是否受內地法例及租期限制亦有待釐清。
位於橫琴、同樣是向內地政府租地的澳門大學校園,現時是實施澳門法律,校園以圍牆與珠海分隔,進出都必須經一條接駁澳門的隧道,變相等於澳門領土的延伸,管理上較為簡單。
議員質疑國安可闖入
不過,香港園的選址,無論是南沙或橫琴都將被內地包圍,進出香港園都必須先出入內地境,加上園區面積達100平方公里,管理就困難得多。立法會議員涂謹申質疑,數據中心和高新科技都屬較敏感的產業,「國安會唔會以國家安全為理由,衝入嚟搞你個數據中心呢?如果真係搞科研,有人研發咗條價值千億嘅程式,大陸唔畀佢出境咁點算?」他估計外資企業難對計劃有信心,園區或只得港資或中資企業進駐。
資深大律師湯家驊就特別提到人權及言論自由等問題,若港人在香港園內作出內地視為顛覆國家或尋釁滋事的行為,擔心內地執法部門會直接闖入園內拘捕港人,並根據內地法律審訊,憂慮屆時本港法律未必能保障區內的港人。他又質疑,如香港園內沒有法院,須受審訊的港人如何移交至本港法院?日後是否要進駐執法者到香港園?這些都是要關注的問題。
此外,港府除計劃在香港園建公屋外,也將建資助出售房屋。湯家驊指出,中港的土地條例有別,港府須先釐清港人購買的是土地還是土地上的建屋權;他估計如港府是向內地租地建園,相信港人只是購買有年期限制的建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