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本周公佈發電能源組合諮詢文件,首次考慮與中國南方電網聯網,未來輸港水電佔本地電力供應逾一成。能源政策學者鍾兆偉直言,中港聯網已成「國策」,憂慮能源安全問題。鍾以俄羅斯中斷供烏克蘭天然氣為例指:「你同個電網買電,佢唔畀你就唔畀你,你點告佢?」此外,內地電力供港價格也未必便宜,港人或要捱貴電。
記者:潘柏林
港府為電力跨境聯網早有部署,去年10月,環境局局長黃錦星透露發電能源組合諮詢文件包含跨境聯網,副局長陸恭蕙出席論壇時,曾以「個人身份」指,長遠應向中國購買再生能源,增加使用再生能源比例。11月,中國南方電網向埃克森美孚收購青山發電廠三成權益。諮詢文件本周出台,介紹聯網方案,半年間港府由放風邁向進行諮詢。
恐變成烏克蘭翻版
消息指,文件就發電能源組合提供兩至三個方案,首次加入內地聯網,料已與南方電網商討。目前本港發電燃料煤佔五成、天然氣和核電各佔二成三。新方案將燃煤比例降至兩成,引入的水電起碼佔整體電力一成。城大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總監鍾兆偉指,水電應來自廣西,目前電纜設備供港穩定性成疑,估計經大亞灣核電廠供港專線電纜才可承載。
此方案下,中電約八成發電能源依靠內地供應,港燈則維持在國際市場購買天然氣和煤。鍾提醒,內地並非自由經濟體系市場,若遇旱災或其他情況停供水電,港府難控告對方或要求賠償。他指近期烏克蘭遭停供天然氣,已令各地關注能源安全問題。
供港能源或無優惠
環境局副局長陸恭蕙早前稱,一國兩制下,內地供港能源有保證。不過,世界能源理事會指,本港能源供應不夠多元化及依賴入口,全球排名去年下降至99位,能源安全獲D級。
能源諮詢委員會成員、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余遠騁指,本港能源選擇有限,目前主要靠天然氣、核電和煤電,引入水電供應可擴大能源組合,增加供電彈性。但他質疑引入水電迫使內地轉燒煤發電,排放更多污染物,無助改善香港空氣質素,「我哋用盡佢哋乾淨能源,令佢哋去燒煤,呢度香港有個道德責任」。
鍾續指,水電供港價格未必便宜,「水電講到成本可以好低,但落到嚟香港都要畀錢,問題好似東江水咁,你收幾多先?」翻查資料,內地供港能源未必有優惠,上屆港府與內地簽訂西氣東輸協議,結果供港天然氣每單位達18至20元美金,較歐美每單位天然氣價格高近五成至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