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梁振英銳意在南沙發展「香港園」其實有迹可尋,不過有關計劃構想並非來自政府,而是梁振英「私人」智囊機構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由該中心總研究主任方舟及總裁兼行政會議成員張志剛提出,而一眾「梁粉」更打住梁的招牌四出「放風」,企圖為香港園造勢,壓制政府內反對聲音。
成立經貿合作諮詢委員會
國務院前總理溫家寶於2011年公佈內地十二五規劃,將南沙新區開發列為粵港合作七大項目之一,當時特區政府並無發展南沙大開發的想法。直至去年10月初,方舟與張志剛以〈港粵拓自貿區 南沙建「小香港」〉為題撰文,提出在南沙建立「小香港」,由特區政府租地40平方公里,而規劃、管理模式和適用法律等均與香港一樣。文章刊出後幾日,政府就公佈成立香港與內地經貿合作諮詢委員會,數日後兩人再以〈南沙「小香港」效橫琴合作模式〉撰文,指可效澳門在橫琴租地的方式在南沙租地建公屋,並讓部份市民每天坐高鐵往返香港。其後《商報》再在今年1月大篇幅報道,但有關文章全部都未引起社會注意。
事實上,梁上台後已要求政府內部加緊研究。去年5月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親自出席南沙新區香港推介會時,表明希望香港業界留意南沙發展及發表意見;9月梁振英與廣東省省長朱小丹舉行第16次粵港合作聯席會議後,翌月成立香港與內地經貿合作諮詢委員會,探討南沙與香港的未來發展關係。
除動員司長推動計劃外,張志剛、羅范椒芬等「梁粉」更打住梁的招牌「放風」,要求友好傳媒唱好,左派輿論也加入發表評論文章為建議造勢。今年1月張志剛再撰文推銷構思,形容這項目是「創造性地」運用一國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