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帝一出手,便知有沒有(記者 陳沛敏) - 陳沛敏

美帝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記者 陳沛敏) - 陳沛敏

馬航失蹤踏入第十天,客機連同機上239人仍然不知所終。但至少有兩件事情清楚不過,一是以威權統治超過半個世紀的大馬政府,不知所謂;二是論「綜合國力」,與美國相比,中國依然瞠乎其後。
馬來西亞政府連日來消息發佈混亂,擠牙膏式放料,但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下午的我又可以打倒上午的我。直至前日,首相納吉才終於確認,客機當日遭人故意關掉通訊系統,改變航道飛向印度洋方向,之後不知所終,可能經「南方走廊」飛印度洋或經「北方走廊」飛哈薩克。更離譜的是,事隔一星期,大馬當局才公佈,最後收到飛機的訊息是在飛機起飛七個半小時後。
過去一星期,逾十國出動百計船艦、飛機作海空搜索,但原來,根本可能找錯地方,白忙了一場。人命攸關,大馬政府卻亂成一團,全世界罵聲四起。《紐約時報》引述當地一名反對派助手的說話最發人深省:「世界終於感受到我們長期以來經驗的挫折感。」
當今馬來西亞的執政集團統治大馬已逾半世紀,就是透過嚴控資訊、打壓反對派以及過去的經濟增長來維持掌權。去年大選不少年輕選民一度期盼實現政黨輪替,結束55年威權政治,但結果變天的希望落空。
今次馬航失蹤可能史無前例,大馬政府危機管理能力無法應付,但威權政府從來卻沒有向傳媒交代、受公眾問責的習慣。正如大馬大律師公會前主席Ambiga Sreenevasan所言:「馬來西亞人接受了他們的領袖是不回答問題的。當你從未認真受過挑戰,你當然很舒服自滿。」但當挑戰來臨,這種「習慣」會令災難更災難。
而納吉的公佈,基本上是證實了過去一星期以來,美國媒體引述美方消息的多項報道,包括馬來西亞當局反反覆覆否認又承認的一些資訊,例如航機轉向、失蹤後繼續飛行一段時間。
這宗航空事故,失蹤乘客以中國大陸人為主,但中國政府一直無法掌握準確消息,派出的船艦被大馬發佈的混亂消息誤導,花了很多時間在原來根本不關事的海域搜索,美艦卻早已經駛向馬六甲海峽。
美方對航機去向的掌握和推論,主要根據雷達、衞星、波音及飛機引擎製造商的數據。反觀中國,多年來吹噓太空人、探月、北斗衞星系統等空間科技發展,但今次完全發揮不了作用;南海一帶,還是敏感重要地帶呢!
不過,即使中國掌握了資料,根據中宣部早前下達的指令,內地媒體也只會「讓我們先來關注兩會消息」。「綜合國力」不單靠船堅炮利,還包含社會開放、文明和真正以民為先的價值觀。

陳沛敏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