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風雲:資產換學位代價大 - 何熊輝

樓市風雲:資產換學位代價大 - 何熊輝

中國崛起,導致內地一些潮語在本港流行,如一句「贏在起跑線上」,就促使無數本地家長為子女通宵排隊搶學位,千方百計為仔女墊資買樓等行動。
被愛心包圍下,中產部份子女養成要甚麼就問父母拿甚麼的習慣。

人工升幅難追樓價

筆者認識一對中產夫婦,一對子女已大學畢業並在社會工作,兩老正準備退休安享晚年。三年多前,年近30歲的子女表示想去美國讀酒店管理,為圓子女留學夢,於是將自住已供滿的單位賣出,套回300萬元,200萬元給予子女出國讀書,剩下的100萬元就作養老金。兩年多後,子女學成歸來並順利進入某酒店工作,人工不高,父母則剛退休,因自住物業已賣出,現時租住一細單位,而子女則尚算孝順,負責供養父母,但每月儲蓄已不多,故仍然無法有足夠的首期置業。
倘當時夫婦將單位賣後,以此作首期再買回兩個細單位,其資產至今大約升了三倍,就算不賣,將單位持有至今,也升了近倍。至於該對子女,多了一個碩士學位,但人工不比離開香港前高許多。
父母供子女讀完大學,基本上已完成責任,子女要再讀書或做甚麼,還是最好不要再做伸手黨,事實上,培養創意及增加資產,比不斷增加學位,可能來得更實際。

何熊輝
樓評人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