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然一笑:最後八小時 - 莫樹錦

醫然一笑:最後八小時 - 莫樹錦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爾時十方無量世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及大菩薩摩訶薩皆來集會讚歎釋迦牟尼佛……」
誦經帶來安詳,安詳帶來平靜,只是這刻安詳平靜實在來得不易。
「莫醫生,需要你幫忙轉院。」病人兒子曾來電說。心覺奇怪,過去兩年曾用盡各種方法治療病人,有成績亦能把性命延長,可惜現今已走到旅程終點,病人及家人也已接受共同目的是減少苦楚讓病人最後日子好過,實在想不到轉院因由,便說:「可以幫你們安排,但可否告之轉院原因。」
兒子也直接道:「跟護士長談過,我們要求病人離世後八小時不可以移動屍體,但基於衞生理由,她不允許,所以我們打算在他死前轉院。」
我恍然大悟道:「你們是佛教徒。」我再道:「合理要求,讓我詢問院長意見。」
仁安醫院李院長不單行政精明,亦極富人情味,他想了想便說:「病房停屍八小時可能影響鄰床病人,若轉到私家房便可以盡力配合。」這提議家人樂意接受。就按着家人指示,病人安詳閉目後我們盡可能不觸動身體,亦保持環境寧靜,好讓靈魂在地藏菩薩本願經經文陪伴下安然離開肉體。
對佛教認識不深,為及此事作進一步了解,原來早有醫學(主要是護理學)文獻談及處理佛教徒離世安排。《CHEN et al (PROGRESS IN PALLIATIVE CARE 19:3-8, 2011)》記載到護理人員必須顧及病人靈性上需求,佛教徒視靈魂離開肉體為痛苦過程,人生本為苦(Dukkha),萬事本無常(Anicca),唯無我(Anatta)才為實,死亡過程前後病人若能通達此境界便有助來生轉世,故此死後這八小時也可能是來生的第一步,實在沒有甚麼事情比這步更重要。
從醫學觀點當然要顧及屍體腐爛及氣味問題,應當把室溫降低並及早處理好傷口,也要把所有喉管拿掉,若有大小便失禁便要弄乾淨,再加上八小時可能涉及兩更護士,故此醫療人員間要溝通清楚,盡可能不打擾誦經過程。
尊重病人便要尊重其宗教,只可惜這寶貴八小時也是昂貴的八小時,在私家醫院可以辦得到,實想不到如何在公立醫院大房給予病人這份尊重。

莫樹錦
中文大學臨床腫瘤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