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基金20th】
【本報訊】爸爸因癌症離世已半年,同患絕症的15歲女兒美淇擦乾眼淚,每天撐着枴杖,在母親扶持下拒向命運低頭。孔太半年來身兼父職體力透支,卻喜見愛女懂事發憤讀書,物理治療也略見進展,不禁重燃希望:「希望上天有奇蹟,畀佢(美淇)活到40歲,活得一日得一日!」
記者:關震海 梁瑞帆 洪藹婷
孔家父女同患絕症報道曾感動全港,15歲美淇小學時已發現患罕見怪病「BAG3肌肉病變」,不能挺直身體及難以行動,心臟或呼吸系統更可能衰竭,醫生曾指有患者壽命只得20多年。任小巴司機的孔父邊抗癌邊照顧女兒,可惜終在半年前因病去世,記者近日探望孔家,石硤尾簇新的公屋失去了時常微笑的父親,但兩母女依然堅強活下去。
彎腰站着做功課
讀中四選讀了理科的美淇成績優異,她在醫生鼓勵下每天做運動防肌肉退化,孔太亦每天幫女兒拉筋,終於漸見成效,「近半年的檢查醫生話比前年好,或有機會活到30、40歲」,談到女兒絕望中見希望,孔太不禁雙眼通紅,女兒則指要活好每一天,回饋在天國的父親。
只要天晴,美淇便會堅持撐着枴杖走公園,可是經常會跌倒,孔太代替丈夫的臂彎,負起扶起愛女的責任,「佢話唔想我擔心,全身無力都主動做運動;雖然有時跌完又跌,但做媽媽嘅,點都有力扶起佢」。但去年聖誕美淇在旺角街頭跌倒,孔太寒冬下終扶不起女兒,幸途人協助送院,美淇下巴縫了四針後哭了一次,但至今不再流淚。新年食團年飯,美淇亦在facebook曾上載團年飯照鼓勵母親,「佢(美淇)同我講生活一日就一日,已經好幸運……佢真係堅強咗」。難以長期坐下的美淇為了準備文憑試,在家總在梳化彎腰站着做功課,孔太指女兒只想像常人一樣考入大專找份文書工作,但求自食其力,已感滿足。
愛女患絕症,孔太天天也為她打拼。美淇睡時須帶着呼吸機,每天凌晨4時孔太總是摸黑看看女兒呼吸是否正常才放心,「擔心她轉身口罩走咗位吸唔到氣,最驚佢睡眠窒息」。孔太每周推輪椅帶女兒做物理治療,每次拉筋時,醫生用力壓下去,愛女苦不堪言,完成療程後母女會到圖書館看美淇最喜歡的小說,成為母女唯一的娛樂時間。美淇的房間內放滿教科書及小說,不再掛起孔爸爸的照片,因一切已放在心中。孔太含淚說:「只怪造物弄人!」孔太現時只望杏林聖手能助美淇延續生命。
肌肉退化 生命每天倒數
【本報訊】美淇是全球第一個患有「BAG3 肌肉病變」的華人,這種極罕見的遺傳病會令她肌肉退化,細胞失去再生能力,生命每天在倒數,全球患者不足10人。
獲免費半年治療
美淇的主診醫生對美淇的病亦束手無策,美淇只能作物理治療,孔太談到不知女兒能活多久,不禁悲從中來:「她生存喺世界,比其他小朋友要承受更多痛苦!」幸人間有情,近日有醫療機構願意義助孔家,令兩母女重燃希望。
一家不願透露名稱的醫療機構透過本報了解美淇病況後,答允免費提供「三管齊下」的半年治療計劃,計劃中三名醫生將每周為美淇治療及觀察兩次,另包括用藥物、針灸及推拿三管齊下,希望改善美淇血液循環及鬆弛她的肌肉,又會每個月撰寫醫療報告,半年後作總結,負責該計劃的醫生認為「不要太樂觀、也毋須太悲觀」,他相信治療對美淇的身體有積極作用。
孔太感謝該機構及醫生的協助,她指只要有任何治療機會母女也願意試,「每次治療,佢(美淇)唔係唔怕痛,而係忍住痛,雖然我個心好痛,但呢個治療對我哋嚟講,係一個希望,心痛之中有安慰」。
獲捐款逾200萬度難關
【本報訊】孔家父女近年分別因患癌及遺傳病發作致生活陷困境,孔太指很感激社會各界包括蘋果日報慈善基金的援助,助她和女兒度過難關,並令女兒能繼續接受物理治療。本報2012年8月報道孔家的困境後,在《蘋果》讀者踴躍捐款之下,不足一個月便為孔家籌得逾200萬善款,基金並定時發放款項給孔家,以解孔家生活及藥費的燃眉之急。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透過《蘋果》掌握社會第一手資訊,為遭逢巨變的家庭提供經濟援助,亦有賴《蘋果》捐出1%盈利及支付蘋果基金的營運開支,讓善長的每分捐助,能100%用於受惠人所需。
「緊急援助金專戶」
捐款編號:S0002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