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第一波:「我後悔不進入金融業」 - 李兆波

理財第一波:
「我後悔不進入金融業」 - 李兆波

朋友主修社會科學(不是社會學),在大學時的成績相當好,畢業以後從事傳媒工作。傳媒工作的薪金不高,但工作極繁重,每天都是「死線」。年輕時尚可以拼搏,30多、40歲時, 體力下降,有家庭負擔,不可能長期在戰場上的前線。即使如此,薪金也跟同期畢業但主修金融有關的同學差了一截。
進入金融業的又如何?他們的薪金吸引,但也要長時間工作,也要應付龐大的壓力,要有即時及準確的判斷,當然亦要擁有不同類型的牌照,甚至是專業資格,稍一不慎,更可能會被釘牌。高風險自然有高的回報,不能應付這種環境的,便與這個層次的薪金絕緣。
專業這行業的薪金有保障,因為不是每一個人也可以進入專業學會成為會員。他們要經過嚴格的專業試,以及累積適當年日的經驗。朋友有機會在工作了一些日子以後,加入兩個金融的專業,但考取了一些專業的試卷,沒有完成所有的考試,因此要告別這兩個專業。

考取專業要趁年輕

多年以後,同期畢業的同學在金融圈子賺了第一桶金,用作置業。即使是在金融海嘯後,由於樓價仍然上升,一買一賣,朋友與其他同學的薪金及資產相差越來越遠。他的經歷告訴大家,香港金融業的前景不差,而專業更可以保障你的收入及資產。不是專業的不是世界末日,但想薪金優於別人,表現一定要在眾人之頂端。專業的卻因為供求的不平衡,即使只有平均的表現,薪金也不會只有平均數。
想加入專業行業的,一定要趁着年輕的時候,因為年紀大了,記憶力會減退,不容易完成考試,也未必可以累積到足夠的經驗。

李兆波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高級講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