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風景:藝術,你買得起嗎?!

周日風景:藝術,你買得起嗎?!


藝術品買賣,過去都被認為是有錢人的品味玩意,有的寧可幾萬元買一個名牌包包,也未必肯幾千塊買一幅獨一無二的好畫,畢竟名牌奢侈品有價,至於年輕畫家的作品孰好孰壞,優劣難辨,萬一買了劣貨回來卻給人家說自己附庸風雅,豈不笑話?

下周五在香港會展舉行的Affordable Art Fair(下稱AAF)2014 載譽重來,正正說明了香港人已經打破了「平嘢無好嘢」這個不可逾越的障礙,冒着丟人現眼風險也要奪得心頭好,不再怕別人怎麼看。猶記得去年當這個只賣10萬元藝術品的藝展登陸會展舊翼時,大家還以為甚麼名牌店開倉或是年宵市場,竟然人頭湧湧,怎會想到明明平時靜悄悄的香港藝廊,在展覽期間搬到會展後竟然客似雲來,藝術氣氛好不熱鬧,更吸引到大批藝術入門者來掃貨,讓一批本地的年輕藝術家,也找到一線生機開拓新客源。

記者:陳芷慧、陳慧敏

攝影:部份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始料不及,一句「affordable」,竟會讓展覽場地變成禮品Mega Show,各藝廊的老闆,除化身藝術品講解員外,還會為客人親自出動,跑到包裝部外排隊,雖然穿着橙色制服的包裝服務員在另一端動作迅速,但也消弭不了源源不絕的長龍。AAF香港的affordable價格在$1,000至$100,000之間,今年還特設稱心的「一萬元以下」專區。回首戰績,參戰藝廊都表示滿意,所以今年參加者由去年80多間,增加到今年121間,不得不由會展舊翼搬到新翼。本地藝廊所佔的比率更上升了7%,當中除了有去年先拔頭籌、成功擴大客源的The Cat Street Gallery外;還吸引了不甘後人的Artify;還有板畫小店Odd One Out等等。

去年有一萬六千多人到Affordable Art Fair觀摩當代藝術品。

比坦克車恐怖

「沒有其他比我們更吸引的Art Fair了。」話說AAF全球創辦人兼行政總裁Will Ramsay,從小就喜歡藝術,但鑑於倫敦傳統藝廊是高級品天下,氣氛令人卻步,Will甚至說:「入藝廊,比面對坦克車更恐怖!」1996年他退伍之時,即成立Will's Art Warehouse,售賣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價格約600至32,000港元之間。1999年,Will再於倫敦Battersea Park舉辦首個露天AAF,正式解放人們對藝術品既驚且畏的心態。
15年了,藝術展蔓延到全球14個國家,共計每年18場,平均每次入場人數超過22,000人。今年5月,新加坡的藝術展將標誌着第100場展出,累積超過140萬入場人次,及超過23億港元銷售額。23億,去年蘇富比秋季拍賣,總成交額41.96億已遠超這數,但Will說:「你算算看,一場藝展,有多少作品找到好人家!」Will所着眼的,顯然不在收益,而是藝術散播量,他要努力打破藝術品給人的隔膜:「任何人都應與藝術共存!」記者說香港人住屋細,買件藝術品有好多考慮,他就說要挑戰「間屋好細塞唔落」的想法:「藝術品其實好『本土』。欣賞藝術,等如與藝術家溝通。若香港人看英國藝術家的作品,會得到更大衝擊,更能啟發你的思緒,才是正經事。」

AAF創辦人Will Ramsay

忌一見鍾情

有統計指出,倫敦和紐約分別有81%跟 71%的人習慣購買藝術品;而新加坡跟香港,則大概只有61%及50%。然而若因此推斷計銷售成績香港包尾,那就言之過早。AAF博覽會總監Camilla Hewitson:「其實近年香港多了好多獨立藝廊,以及私人舉辦的藝術展!活動已經影響到亞洲當代藝術的發展了!」在英、美、法、意、日、韓、台各國藝廊間穿梭,人來人往,年輕的、許多已成名的藝術家都混入其中,隨時與你講解聊天的感覺,吸引了好多年輕人來趁熱鬧。雖然去年首屆AAF 錄得入場人數16,500人,總銷售額達2,600萬港元,但平均消費卻仍可高達20,000港元,打破各國首屆展覽的成績。Camilla補充說,近年更多港人愛買藝術品外,香港的定價上限(10萬元),比倫敦的51,807港元高近一倍,也是一個主因。

AAF博覽會總監Camilla Hewitson

是的,要找一件合心意、百看不厭的藝術品,請抱着「找伴侶」的心情。作為入門者,除了怎也忘不掉的,切忌玩「一見鍾情」。會場裏有「Gallery Speed Dating Tour」,讓你在一小時內,看最少10種不同風格的藝術品。一定要預留充足的時間,細看,細想,再沉澱。Camilla給大家的錦囊是,儘管向畫廊或藝術家問問題,甚至向畫廊大膽要求:「我先買下,若感覺不對,明天可以拿回來換嗎?」或是「我回家想想看,若有人想要,請事先通知我,並給我優先選擇權可以嗎?」原來有些藝廊會接受你特別的要求。問得多,試得多,越能找到適合你心的靈魂伴侶。

包裝區裏人來人往,買藝術品竟然要大排長龍,煞是奇景。

16,500人

去年香港首屆AAF錄得入場人數16,500人。

2,600萬港元

去年香港首屆AAF,藝術品的銷售總額達2,600萬港元。

30%

今年參展畫廊中,本地畫廊佔30%(35間),比去年只得23%(19間),增加接近一倍。

The Cat Street Gallery 藝術藏家越見普及

The Cat Street Gallery,是2006年已座落上環的藝廊之一。國際級藝術家如Sir Peter Blake、Rob and Nick Carter,2012年Stuart Semple跟Guy Maestri等都曾在這裏辦個展,由2008年起,連續五年參加Art Hong Kong,2013年過度到由頂尖藝廊與藝術家進駐的Art Basel繼續參展,去年他們也參加了香港首屆AAF,是為獨立畫廊界的中流柢柱。八年來,藝廊創辦人Mandy d'Abo看到港人對欣賞藝術的角度、眼光都高速地改變。網絡方便,市民跟藝術系學生,很易看到大師級的作品;除了西九龍、Art Basel外,獨立Gallery又有許多藝術展,給年輕藝術家很多支援及展覽機會:「以前的收藏家或者愛收藏玉器、陶瓷等,着重投資。但近年,留學或回流的港人,多喜歡新鮮的,刺激的新作品。用另一種方法,不時享受藝術給生活帶來的樂趣。」就是說,港人對藝術的追求,本就越見普及。
去年的AAF中,她們賣掉40至50件作品,接近全數賣清。Mandy:「最重要是氣氛輕鬆,年輕藝術家都可以向公眾介紹自己。那是很快樂的啊!」今年,她捨5月國際級名家雲集的Art Basel,參加3月親民的AAF。由幾千萬一張畫的世界,來到上限10萬元的藝術展,自降身價?Mandy:「藝術品自己會說話,跟放在哪裏展出完全無關。」

緊接而來Mandy打算參加10月在倫敦的Start Art Fair 及11月的Art Taipei。

《Wallpaper Owl II》(Editions of 10) Emma Hack

今年Mandy邀請了澳洲人體彩繪畫師及攝影師Emma Hack,即場用人體彩繪,讓模特兒融到背後也是手繪的牆紙裏去,過程最少8至15小時。

$42,000

《Hidden Structure》 Lionel Smit

去年AAF中,南非藝術家Lionel Smit的人像畫極受香港收藏家歡迎。等候名單長達25人,收藏家在未見其畫,也不知何日收畫的情況下,仍然排隊訂貨。

價錢不詳

Artify Gallery 以女藝術家作主題

Artify Gallery於2012年年尾成立,主力跟本地及亞洲新進藝術家合作。雖然只是成立短短一年多,去年經已參與香港亞洲酒店藝術博覽會和5月的亞洲當代藝術展,可見其進取的野心,今年首次參與AAF經已成為大會重點推介的畫廊之一。「Art Fair勝在只舉辦數天,來的客人大都是真心買畫,市場大很多。我們三至五年後希望能參展巴塞爾藝術展。」Artify Gallery 總裁賀子靈(Cherry)說。
去年Cherry到AAF觀摩,眼見本土及國際大畫廊以「雜菜煲」策略把各類型的作品通通帶去,明顯就在試水溫,「我們認為還是有主題更能突出畫廊的特色。」今年Artify Gallery選擇以五位薄有名氣的女藝術家的作品,包括以「死魚」系列令其一炮而紅的何博欣、以舒柔、新派工筆畫著稱的梁依廷、以剪紙探討政治民生議題的李靜嫻等等,「在展覽中西方作品以油畫為多,我希望以她們另類作品走出當代藝術的框框,她們作品的細膩技巧絕對能吸引收藏家的芳心。」Cherry解說。
無論是大型的巴塞爾藝術展,抑或小型的AAF,「大小不拘,最重要是香港多Art Fair。令更多香港人想參與這些藝術博覽會,久而久之就會從跳出旨在觀摩的框框,成為一位收藏家。」來年Artify Gallery除了主打AAF之外,「亦會參與台灣及泰國的藝術博覽會,將本地藝術家向國際市場推進。更重要是,從這些充滿藝術氛圍的地方吸取靈感。」Cherry 肯定地說。

Artify Gallery 總裁Cherry表示,3月舉辦的AAF,無論場地及時間比5月的亞洲當代藝術展更勝一籌。

《張愛玲語錄 #3》 梁依廷

張愛玲語錄系列像是依廷與張的對話錄,古老首飾盒的女性元素,加以亦真亦幻的表達方法,誘發觀眾加多點想像。

$30,000

《紙情物語 II #3》 梁依廷

曾奪文苑藝術創作獎等多個獎項的梁依廷(香港),鍾情於新派水墨創作,靜態的日常物品,以不尋常的情景、溫婉的風格訴說故事。

$34,000

《Fukuro's Castle》 謝敏行

謝敏行(香港)被透視雜誌譽為亞洲40歲以下最具潛質的藝術家之一。這作品在富質感的手造紙上,以水彩和塑膠彩的不同層次,將童話中的事物與現實交錯呈現。

$25,000

Odd One Out 另類畫作的出路

Odd One Out是去年成立的新畫廊,亦是香港罕見的專賣藝術印刷的店舖。老闆莊碧筠(Phemie)在英國長大,自小被倫敦的AAF所吸引,「我很認同他們的理念,藝術應該是人人可以接觸,可以融入生活。」回港工作,連Phemie也被香港畫廊的嚴肅氣氛嚇倒,決定開設以輕鬆為主調的畫廊,擺賣的作品由數百至數千元不等。「雖然香港有無數小型的藝術博覽會,但只有AAF是我們這些比豆腐檔還小的畫廊的出路,無論理念、氣氛、價錢方面,就像專為我們而設一樣。我們這些價值便宜的藝術印刷作品,連香港亞洲酒店藝術博覽會也未能達標。」Phemie強調。
倫敦的AAF曾在公園裏舉辦,家家戶戶牽着小狗到場參觀。「雖然香港的AAF都在室內,遠遠不及倫敦的熱鬧氣氛,但去年當我看到有人在排隊包裹藝術品的時候就十分興奮,就像在宜家傢俬裏購物一樣樂在其中。加以香港是一個國際化的都會,客源甚廣,而香港人懷着好奇心來觀摩,亦是一個有趣的奇景。」Phemie說。
AAF中以裝飾性、寫實派的作品最受歡迎,那些高深而昂貴的概念藝術反卻被我們這群「入門級」的觀眾嗤之以鼻,一幅膠版畫中抽着紫色手袋的恐龍,細膩的技巧加以藝術家的有趣想像,大眾反而更明白何為藝術。「我們展示的作品,你看到甚麼,就是甚麼,這樣顯淺而明。」Phemie屆時將會推介本土以及西方十多位藝術家的作品,問及有何策略,她笑言:「咦?係喎!為甚麼我還沒想過?因為我還顧着興奮期待。」Phemie丈夫從事市場推廣,總覺市場學的一套理論與Odd One Out的輕鬆趣味不相配,一直都只是在面書等網上平台跟知音人交流宣傳,「我們在AAF會一如以往,笑面迎人,旨在交流,令他們感到藝術如生活讓人感到舒適。」Phemie的話、藝術的理念,正如牆上一幅銅板畫中能吹出飛鳥的小號:簡單、風趣、入心。

Phemie表示現時香港只有AAF這種提倡輕鬆的平民藝術,迎合Odd One Out風趣幽默的藝術印刷作品。

《手袋》 Nick Morley

英國藝術家Nick Morley的膠版及銅版畫,其精細的技巧讓人嘆為觀止。這系列旨在探討人與大自然的順應與角力的微妙關係。

$4,500

「一萬元以下」專區精選作品

今年AAF首次設立了「一萬元以下」展區,於36平方米的空間內,展出來自40個畫廊的作品,當中近半(45%)作品更是來自香港,大概是運費上省了一筆所以可以比其他外國參展商賣得便宜一點。但千萬別說「平嘢無好嘢」,我們敢寫包單,某些藝術品甫一曝光就會即時被搶購,絕對是手快有手慢無的遊戲。

《Impression of City 》(2013) 

Tan Suz Chiang(馬來西亞) 

$9,800 Y2ARTS

《Tiny Houses》(2014) 

Carmen Ng (香港) 

$8,500 Karin Weber Gallery

《Contemplate》(2013)  

DuXue (中國) 

$8,500 White Space Art Asia

《This Could Really Happened》(2013) 

Justin Santora (美國) 

$780 Odd One Out

《Dreaming Tree》(2013) 

Lee,Young-Ji (南韓) 

價錢不詳 GAMO GALLERY

《Pensee Vegetale》 

CUOQ (法國) 

$9,500 GALERIE JAMAULT

《Spike》(2012) 

James Gordon(蘇格蘭) 

$8,800 The Cat Street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