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銀行無合謀操控Hibor

金管局:銀行無合謀操控Hibor

【本報訊】歐美當局對銀行在拆息及外滙市場報價,有否存在操控的調查持續不息,前年底金管局就9間銀行在港元同業拆息(Hibor)報價亦展開調查,該局副總裁阮國恒昨表示,結果顯示只有瑞銀存在失當行為,向其報價員曾提出更改Hibor報價要求,冀藉此操控定價,當中涉及瑞銀4名新加坡及2名本港交易員(現已全部離職);但在調查過程中,該局無發現各行之間有合謀操控Hibor的證據。
至於去年中,因操控新加坡同業拆息(Sibor),被獅城金管局懲罰撥出準備金的滙豐銀行,他說在是次調查中並無失當行為。不過,他透露該局已掌握了一些資料,於2月起要求另一家銀行(即第10間銀行),就Hibor相關通訊紀錄進行審查。該局亦於去年下半年起,就若干數目銀行在外滙市場交易中,有否牽涉操控進行調查。

僅瑞銀失當 要求改報價

Hibor共有20間報價銀行,瑞銀於2010年10月已停止擔任,由於該行漏向金管局滙報事件,內部監控程序亦有缺失,金管局已向瑞銀相關負責的主管採取紀律行動。
該局在是次審查中,發現2006至2009年間,瑞銀約100項內部聊天訊息紀錄顯示,6名交易員曾要求1名報價員,要求更改Hibor報價。
阮國恒指出,雖然當中只有三分一要求,最終構成改變報價結果,而此舉對Hibor定價水平影響輕微,但按國際慣例,提出改高改低報價要求,已屬失當行為,不能當作交易員「睇市」判斷。

和廣北:港同業具備操守

銀公主席和廣北,對金管局調查只發現1間機構涉及失當行為,且無證據顯示其他銀行有聯手操控情況,感到欣慰,反映本港銀行從業員具備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