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故事:東涌新供應逾5萬伙

焦點故事:東涌新供應逾5萬伙

東涌受惠鄰近赤鱲角機場帶動,以及有港鐵開通的便利,商業及住宅漸轉興旺,未來再有多項龐大基建項目,最近及最矚目為2016年落成的港珠澳大橋,隨後擬建機場第三跑道及各類填海計劃等,長遠利好經濟,帶來各類商機及就業效益。區內現時有約3,000個單位陸續登場,未來新供應則可能多達5.3萬個,居住人口更可倍增,由現時9萬增至逾20萬人。

記者:溫潤潔

攝影:楊柏賢

大嶼山六大項目 料激活商住發展

藍天海岸及映灣園對出,兩幅尚未發展的地皮,分別劃作酒店及住宅用途。

【長遠建設】
剛公佈的財政預算案闡述了《長遠發展》藍圖大計,內容有7項,佔6項選址大嶼山,對東涌影響尤甚,反映銳意在此覓地開拓新天地。現時焦點放眼兩年後落成的港珠澳大橋,部份路段在大嶼山西北面,以高架橋跨越在石灣和沙螺灣之間的岬角,通往機場東北部海域的香港口岸,而口岸設於約130公頃的人工島上(亦即財政預算案所提及),利用該島地利,興建購物、飲食、娛樂及酒店等配套設施。

港珠澳大橋以跨海高架大橋式設計,現時工程進行如火如荼。

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設於人工島上(箭嘴示),政府計劃發展飲食購物、娛樂及酒店等。

赤鱲角機場北面擬建第三跑道。

機場擴建有望明年動工

其次,機場擴建第三跑道也需要進行填海工程,並建議在北面發展商業區,待機管局今年內提交及可通過環評報告後,冀望明年動工,最快2023年完成。
商業項目發展吸引旅客到來消費,亦是發展商生財之道,東涌市中心達東路及美東街交界商業用地,去年初由毗鄰東薈城財團以23.28億元投得,較市場預期高四成,地皮佔地約10.79萬方呎,可建樓面53.96萬方呎,樓面地價4,314元。發展商包括新世界、太古、新地、恒地及恒隆,借此擴充東薈城版圖,發揮協同效應。
除了商業之外,東涌新市鎮需要向周邊拓展,開闢地方建房屋及社區設施,政府研究向東涌東面及西面填海134公頃,劃作住宅、商業、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及休憩用地等,估計供應最多約5.3萬個單位,可以容納15.3萬人口。

擬填海建住宅 人口大增

有關研究去年進行第二階段公眾諮詢,目前整理及分析意見。據了解,東涌東面填海120公頃,位處新盤昇薈東北方,有兩個方案,分別預計興建3.3萬或3.8萬個單位,居住人口由9.5萬至11萬人,預計落實機會較大。
此外,西面填海14公頃,面積雖較小,估計可建1.5萬個單位,居住人口4.3萬人,但填海工程會令到東涌灣水流急促,影響附近生態環境,環保人士及居民反對聲音大,方案未必順利「過關」。

3,000伙率先湧現 昇薈明年底落成

【短期供應】
東涌現有約9萬人口,分別住村屋、公營房屋及私人屋苑。當中私人屋苑有4組,地點及景觀優勝,包括港鐵站旁的東堤灣畔,其餘3組海堤灣畔、藍天海岸及映灣園,經東薈城行天橋可達,路程最遠的映灣園可搭邨巴。
東涌短期內約有3,000伙私人住宅供應,俱在藍天海岸及映灣園對出臨海地皮,包括已開賣的55B區,由南豐及保利合作發展的新盤昇薈,建9幢分層及3幢複式大廈,連同6座洋房,提供1,419伙,實用面積433至2,546方呎,間隔一至四房,預計2015年12月落成,而自去年11月底開賣至今,累售超過半數。

新地項目年內可推

昇薈毗鄰55A區用地,由新地發展,亦會今年內登場。項目由3幢低密度分層住宅,及5幢27至29層大廈組成,共2,392伙。由於屬限呎地項目,至少提供1,650個實用面積377至484呎單位,另至少370伙為面積484至646方呎,預計2016年上半年取得入伙紙。
此外,昇薈及55A區兩側各有兩幅地皮,同樣規劃為住宅用地,當中昇薈旁的56區地皮,更罕有作為公營房屋用地,佔地3.25公頃,擬建4幢41層高大廈,約3,600伙,容納近1萬人,社區配套包括幼稚園、展能中心暨嚴重弱智人士宿舍、安老院舍及綜合服務中心等。
另一幅在55A區旁的54區地皮,佔地逾3公頃,可建約3,000個中小型單位,又或2,000餘個大型單位。
另靠近藍天海岸的53區用地,作為酒店用途,佔地1.14公頃,提供約1,100間房間,2月底納入賣地表內,可供政府新財政年度上半年內(4至9月期間)出售。

昇薈有1,419伙,累售逾一半。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公佈財政預算案「長遠發展」部份,銳意於大嶼山覓地拓展新經濟。

財政預算案「長遠發展」內容摘要

•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落馬洲河套、洪水橋及東涌等,預留140公頃供商業和不同產業發展用地
•探討開發約130公頃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上蓋和地下空間
•加快推動機場北商業區的發展,配合機場三號跑道系統的規劃
•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會經屯門赤鱲角連接路,接駁屯門40和46區
•探討落馬洲、文錦渡和蓮塘/香園圍3個口岸的鄰近地區發展經濟和推動就業
•盡快展開「東大嶼都會」研究,在港島和大嶼山之間的中部水域填海,建人工島
•籌備研究在欣澳適度填海
資料來源:財政預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