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煞停虛擬支付要求騰訊阿里月底前提交資料

人行煞停虛擬支付
要求騰訊阿里月底前提交資料

【本報訊】騰訊(700)與阿里巴巴的O2O大計受阻!人行昨突暫停支付寶、財付通線下二維碼支付、虛擬信用卡等業務,憂慮其風險水平,消息令日前才宣佈夥拍騰訊、阿里推出虛擬信用卡的中信銀行(998)急跌逾6.86%後停牌。分析認為,人行今次叫停的背後原因是要防止銀聯被架空,但不排除兩者日後「翻生」的可能性。
記者:馮健鏗

人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周金黃向內地傳媒表示,央行今次沒有針對特定企業,意在規範相關業務發展,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又形容二維碼、虛擬信用卡等服務,牽涉不少新的技術及流程,存在風險隱患,有必要進一步研究,另要求兩間企業於三月底前將報告材料、監管建議送交有關當局,「是『暫停』而不是市場傳言的『叫停』。」央行指出,對金融創新一直持鼓勵態度,但因早前接到用戶投訴,在二維碼支付的過程中被盜取訊息和資金,故必須暫停相關業務。暫停的虛擬信用卡業務主要是指中信銀行與阿里和騰訊的相關合作。另有指今次被叫停是因相關機構沒有申報,惟中信向內地傳媒否認。
對於旗下業務突然被煞停,支付寶發言人表示不予置評,而騰訊則表示:「我們已收到央行對相關支付業務的意見文件,並在積極溝通中。我們將會配合央行要求,提交材料做好報備工作。」

馬化騰任主席的騰訊,股價受旗下虛擬信用卡被叫停影響,昨跌逾4%。

人行昨突暫停支付寶等線下二維碼支付,背後原因受市場關注。

疑出手免銀聯被架空

不過,中金分析卻指,人行今次除了要保障消費者安全,背後動機其實是要捍衞銀聯,在傳統消費模式的分成利益,以免它「完全被架空」,同時表明中央對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政策導向,行業未來的發展,或將受到政策約束。
對此,香港金局管發言人表示,由於本港暫時未支援以虛擬信用卡產品、二維碼作支付,故對本港不構成任何影響,強調本港現有的支付寶用戶不受影響,又提醒接受相關服務的商家必須警覺,有關服務已被央行叫停。銀行公會主席和廣北則表示,監管機構有本身的底線,必要時會進行監管,舉例指支付寶表面上讓消費者在網上購物,但用戶透過餘額寶可同時享受高息,變相向公眾吸收存款,涉及公眾利益。
阿里現時與本港零售商亦有合作,如經營OK便利店的利亞零售(831)、佐丹奴(709),惟經過記者查詢後,集團相關人士均表示尚未收到指令要暫停以支付寶作交易,旗下門店仍可使用支付,而正在與支付寶洽商合作的周大福(1929)則指,現時線上支付寶業務不受影響,而線下則未有跟支付寶有實質合作。

O2O助實體店網上吸客

【小知識】
所謂O2O(線上到線下),即是由商家「線上(online)」的營銷及購買,帶動消費者「線下(offline)」的經營及消費。商家一般會通過提供訊息、折扣、服務預訂等模式,將線下商店的相關資訊,透過互聯網、社交通訊工具發出,以吸引消費者在線下的商店消費,降低了成本,提高營銷的效率,且減少對門店地理位置的依賴性。
O2O模式特別適合必須到實體店消費的商家,如餐飲、健身、戲院、美容店等等。O2O模式亦與「團購」概念相似,先透過網上預訂及支付,再到實體店消費,每宗交易均可以被追蹤。不過,O2O優於團購的地方,是團購只是以折扣作臨時性促銷,其營銷方法不具持續性。
騰訊(700)與阿里巴巴近年積極發展O2O,分別宣佈與北京王府井百貨、銀泰(1833)、新世界百貨(825)、華聯等公司合作,支援二維碼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