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令我失笑之餘,又有點悵然。
「媽咪,我支茶樓筆哪裏去了?」某天,女兒準備畫圖畫,找不到鉛筆,問我。
「茶樓筆?哪一支是茶樓筆?」我滿腦疑惑,反問。
「紅色黑色,上面有擦膠那支呀。」
我恍然大悟!「啊,那支叫中華牌鉛筆,很出名的,甚麼茶樓筆!」
女兒若無其事,輕輕說:「我的同學都這樣叫,他們說這支筆成日在茶樓出現,所以叫『茶樓筆』。」我忍俊不禁,心想堂堂中華牌幾時淪為茶樓筆。無疑,很多茶樓放點心紙的架上,總會有一支中華牌鉛筆,大人用它來落單,小朋友就拿它來畫畫;然而,這支筆在這群幼稚園生的印象裏,居然是「成日在茶樓出現」……對,我忘了,現在陪他們壠蒙學寫字的鉛筆,不是印有卡通人物、迪士尼公主,就是來自德國F字頭或者S字頭品牌的三角形鉛筆。
回想我小時候,筆袋裏清一色都是中華牌,而且是編號「6151」最經典的紅黑筆桿那種。這支筆在設計上最令我費解之處,就是筆頂那塊永遠擦不乾淨的紅擦膠,我不知它的存在意義,只知道它曾在我的作業簿上加添了不少黑印。不過,中華牌勝在好寫、易刨又廉宜,的確是我們那一代的童年恩物。
中華牌鉛筆面世至今都已接近60年了。一代來,一代去,今天書局裏鉛筆的選擇甚多。小朋友只知茶樓筆而不識中華牌,正如他們不懂甚麼是沙膠,知改錯帶而不識塗改液一樣;在遊樂場裏,他們從不曾見過木板鞦韆,未玩過又高又長又窄的金屬滑梯。兩代之間,變化真大,我們共同經歷過的童年,大概只剩下益力多、嘉頓生命麵包和丹麥藍罐曲奇。
作者蘇菲,有小型飛機師牌的媽媽,拒做直升機家長,讓孩子翱翔。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蘇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