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在醉前:酒與醋的邊緣 Vin Santo的秘密

酒在醉前:酒與醋的邊緣 Vin Santo的秘密

釀造葡萄酒分為兩個過程,第一是種植,第二是釀酒。酒莊不一定同時做足兩個過程,葡萄可以外購自獨立葡萄農。即使酒莊擁有自家葡萄園,除非是蚊型家庭式經營酒莊,種植和釀酒亦往往會由兩組人分開負責。分工合作的最大好處,不是各組人可以專注自己的工作,而是有機會推卸責任──釀酒師釀不出美酒,可以說是收到的葡萄水準欠佳;葡萄農又大可回應是釀酒師的功力不足。

廚師的任務是炮製買手交來的食材,能否成為一道美食?還要看廚師的手藝。釀酒師就像廚師,收到越差的葡萄,越考功夫。如果控制不好,釀成的酒隨時變醋。現今酒莊大部份已經添置先進設備,例如電腦控溫不銹鋼酒桶,既可避免溫差影響釀造中的葡萄酒,亦更容易清潔,防止細菌滋生。昔日的品質監管問題,現在有錢便可解決。
有趣的是,並非全人類是科技粉絲,你發明了CD、MP3嗎?我偏偏要繼續聽黑膠唱片。意大利釀酒業在高速邁向科技化的同時,並沒有淘汰Vin Santo。

用蠟封口,釀出來的酒由天決定。

打開窗戶引入陽光,加速陳年效果。

釀造聖酒非人為

Vin Santo直譯是「聖酒」,起源據說是在Tuscany,現時版圖還擴展至鄰區Umbria及Veneto,甚至登陸了希臘的Santorini島,成為了Vin Santo 。一般人認為Vin Santo獲得這個神聖的美譽,是因為經常被應用在宗教儀式,古代的神識人員甚至會拿來替信眾治病。不過,只要你知道她不尋常的釀造方法,便會明白「聖酒」的真正秘密。
從前釀造葡萄酒是貴族玩意,平民百姓家中自釀的土炮品質完全不可能相提並論。現在釀酒學不再是甚麼家傳秘方,在各產酒國,包括中國的大學均設有課程。大家都明白到葡萄酒在釀造過程會揮發,液體減少,酒桶會出現空間,空氣自然流入,導致氧化,釀酒師必須不停加注葡萄酒填滿,否則便會變醋。

Avignonesi建議用干邑杯享用Vin Santo。

Vin Santo的釀造卻不用釀酒師操心,首先,他會把收摘回來的葡萄風乾,榨酒後注入稱為Caratelli的50公升小型櫻桃木桶,用蠟封口,陳放三至十年,其間釀酒師碰也不會碰一下。完成之後,直接裝瓶。在完全沒有人為干擾及調控之下,也不會注滿酒桶,釀出來的酒基本上無法預知味道和品質。於是,Vin Santo可以是甜酒,又可能不甜,可以很濃味,亦可能淡淡的,更有可能已經變醋。換句話說,釀造Vin Santo的不是人,是天。稱她「聖酒」合情合理吧。

不入地窖需見光

不可預計的Vin Santo與現代工廠式生產的葡萄酒各走極端,喝的時候可以帶你上天堂,也可能把你掉進地獄,每一次都是一個冒險。位處海拔605米的古城Montepulciano,對Vin Santo特別重視,生產的要求最高,最接近天堂。去年喝到Avignonesi的Occhio di Pernice便驚為天物,今年專程去訪,揭開「聖酒」面紗。
Avignonesi有兩款Vin Santo,一紅一白,酒標有「AV」兩個大字,但不要想歪,此聖不同彼性。紅的Occhio di Pernice由Sangiovese釀造,白的Vin Santo di Montepulciano由Malvasia及Trebbiano炮製。話雖如此,兩酒都經過十年木桶熟成,氧化之後看起來都是同樣呈深磚紅至琥珀色,根本無法分辨是紅是白。這也可算是神的幽默。
一般葡萄酒的熟成過程會在沒有溫差的地窖進行,Avignonesi的Vin Santo則依照傳統放在樓上有窗的房間,十年時間的風吹陰晴冷暖,打造出香如百花,甜如蜜餞,稠如糖漿,香料及硬殼果味道纏繞喉頭的奇酒。釀造一瓶所需的葡萄,是Vino Nobile di Montepulciano的36倍!陳年能力沒法想像。
以後有釀酒師向你吹噓他的作品如何低干預,你可以問他喝過Vin Santo沒有?

作者:劉偉民

任大中華酒評人協會主席,自由撰稿,偶爾著書出碟教學釀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