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與《盲山》 - 高慧然

《12年》與《盲山》 - 高慧然

今屆奧斯卡最佳電影《被奪走的12年》讓我想起中國電影《盲山》,兩個都是拐賣人口的故事。前者發生在1844年的美國,後者發生在現代中國。前者是一位自由黑人,被拐騙後販賣為黑奴。後者是一位在城巿讀完大學的女生,因為尋找工作,被拐騙後販賣到偏僻山區的農民家中為妻。
《12年》的海報上,是一個黑人向前奔跑的側面身影。這海報多多少少騙了我,讓我誤會男主角曾經一次又一次出逃過,但事實上只有一次,棉花園的女主人讓他外出購物時他興起了逃跑的念頭,在途中見到黑人被白人處死,逃跑的念頭便嚇了回去,以後再外出購物,便心如止水了。
相對而言,《盲山》更震撼,女大學生被拐賣到山區,成為農民的妻子,她不甘心,一次又一次試圖出逃,用盡各種方法,包括色誘當地有一點文化的代課老師,讓代課老師幫她寄信,以及一個人翻山越嶺徒步外逃。多年來,她所有的出逃都在村民的共同阻攔下夭折,有文化的代課老師不肯幫她,跟她一樣被拐賣到山區的女人同樣視她為異端……
《12年》成為奧斯卡最佳電影,《盲山》卻被禁演。美國黑奴已經解放了,拐賣婦女的故事在中國卻尚未結束。畢彼特可以考慮去中國尋找靈感。

https://www.facebook.com/yoyo.kowaiy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