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雲端:股壇性格巨星 - 丘亦生

金融雲端:股壇性格巨星 - 丘亦生

究竟20年是否一個循環?20年前的3月,怡和系為了迴避監管,宣佈終止在港上市,轉向新加坡作第二上市,更連隨把業務重點移向亞洲。最近,怡置系再一次為迴避監管,宣布取消在倫敦的特級上市地位(premium listing,前稱第一上市),降班至標準上市地位(standard listing,前稱第二上市)。
事緣倫敦交易所為應對早前的資源股醜聞,即將收緊上市規則,以加強對小股東的保護,對持有公司逾三成投票權的大股東,日後與公司的關連交易,均要加強規範,在推選獨立董事時,獨立股東也有更大的發言權。

主動提降班 與世無爭

我行我素的怡和系,不想接受這些新增條款,認為股東看重其亞洲的營商經驗,多於企業管治。就算過去多年,董事會也不肯引入獨立董事,亦沒有到時到候輪換董事的習慣,目前其董事會有5名家族成員,佔全體董事多數。
作為首家主動提出降班的大企業,其代價將是不能晉身富時指數成份股,不過怡和系似乎與世無爭,對於爭取成份股的入場券相當淡泊。當然,低調慣了的怡和系,早已習慣交投疏落,以及連帶對其集資能力的影響。
怡和系怕被人管,與其股東結構有很大關係,主要股東凱瑟克家族現時透過怡和與怡策互控股權,達致以小控大的目的,恍如另類的AB股制度。
設下這個刁鑽的架構,就是希望把控制權牢牢握在家族手上,不用再擔心像昔年般被李超人等華資大孖沙敵意收購。

專注亞洲 竟闖出新路

這名性格巨星選擇走一條非典型的路,在香港回歸前夕,又遷冊又撤銷上市,更把業務重心轉移至亞洲,而不是像其他藍籌股般,把增長寄託於內地,竟然也被它闖出一條新路。
代表作是2000年,收購了印尼最大汽車代理公司 Astra,並逐步擴展至重機、購車貸款、農產、基建等生意,目前僱用19萬員工,是印尼最大市值公司。
怡和的亞洲旅程,其實頗精采,成就隨時比它跟大隊更高。《金融時報》最近統計,怡和控股在遷冊的20年間,股價回報近9倍,遠勝和黃(0013)的3倍,及太古(0019)的1倍。
我相信,對於這種怕管怕得要命的對手,監管機構也拿她沒有辦法,難得是怡和廿年始終如一,我相信投資她的股東,都已經清楚衡量過她的往績,並且接受了她的企業管治。
昨日,阿里巴巴傳出已經決定遠赴美國上市,誓保合夥人制度,似乎她將會成為新一代的性格巨星。不過,從最近阿里概念股的表現看,我隱隱然覺得她與怡和系絕非同類。

丘亦生
金融中心fan 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