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笑話(經濟學家、冠城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關焯照) - 關焯照

民調笑話
(經濟學家、冠城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關焯照) - 關焯照

人稱「四叔」的李兆基先生一向給人一個慈祥長者的印象,對本地傳媒更喜歡給予投資意見,所以,以大地產商來說,他是形象較好的一個。
筆者與李兆基家族可以說是有點淵源。他的細仔李家誠是我在加拿大任教時的學生,四叔本人則是間接認識。因為在上年年中,恒基地產一位高層曾約筆者午飯,目的是解釋四叔的捐地計劃。至於大仔李家傑則未有機會接觸過,只是知道他是主理恒基內地業務和創辦慈善團體百仁基金的其中一分子。
四叔家族一向在政治議題上相當小心和低調,但在最近的人大會議,大仔李家傑竟然口出狂言,公開批評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下稱「港大民研」)總監鍾庭耀博士,指摘他經常在關鍵時刻對外發佈對港府或中央不利的民意調查。李家傑表示,由於港大民研在香港較主流,所以其調查令很多人相信。李家傑又提議成立基金,邀請國際權威機構與中文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合作做民意調查研究。
當李家傑的言論在電子傳媒報道後,即時引起不少學者和泛民成員批評,有些人更警告他不要干涉學術自由。作為前大學教授的筆者,也感到李家傑在人大會議發表的一番話相當不恰當,尤其是現時香港社會充滿矛盾和對抗氣氛,這無疑是火上加油,增加市民對特區政府的不滿。
筆者在中大任教時,也做過大量民意調查,所以對這類型的研究頗認識。但非常有趣,市民對民調卻不甚了解。以下是一個例子:
在數年前一個晚餐聚會,一位政府高官詢問筆者民意調查是否需要學生在港鐵車站做訪問。筆者即時解釋,現在民調方法十分科學化,中大是採用電腦先作隨機抽樣,再透過電話做訪問,而被訪者的個人資料例如學歷、收入等均會被收集,務使在收集結果後做到詳細分析。
在學術上,民調可視為一種科學方法去「衡量市民觀感」。在做調查時,只要遵守正確的抽樣方法、調查問題盡量做到客觀,和運用適當的統計方法去分析民調結果,民調研究是可視為一種非常有用的方法去了解社會情況。
李家傑認為由於港大民研較主流,才令到市民相信其調查結果,這說法其實是非常可笑。首先,要成為主流民調是需要有獨立性。由於港大民研已成立了一段長時間,加上是港大機構,所以形象獨立,因此市民對其有一定程度的信心。另外,鍾庭耀將民調的資料上載於港大民研的網站,極具透明度。如果有錯誤出現,是很容易被發覺。亦因如此,市民才沒有質疑其民調可信性。
大學是創造知識之地,並不是政治工具。一旦鍾庭耀因為政治壓力不發佈對政府不利的民調結果,這絕對可以徹底破壞港大民研的信譽,是否值得?當然在乎學者的氣節了!以筆者觀察鍾庭耀多年,他肯定不是「俊傑學者」。
至於李家傑提議的民調基金,邀請權威機構與中大及科大合作,這無疑是另一個大笑話。他高調地抨擊港大民研的民調動機,正好觸動學術界的禁地──學術自由。作為有智慧的中大和科大高層,是肯定不會觸碰這渾水。
現在社會的風氣越來越壁壘分明,長此下去,香港只會繼續沉淪下去。

關焯照
經濟學家、冠城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