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自動櫃員機(ATM)最快下半年增設視像服務,市民透過視像與職員通話,可處理逾九成半銀行服務。部份銀行已表明有興趣。但美國有銀行使用視像櫃員機後,僅1間分行保留櫃台職員,工會擔心掀起新一波裁員潮,有團體憂不便長者使用銀行服務。
記者:潘柏林 關穎欣
NCR香港及台灣地區金融行業總經理區萬康表示,視像櫃員機保留原有手動存鈔及提款等功能,市民亦可選擇與銀行櫃台職員進行視像通話,影像質素達標清,每名職員負責最多六部櫃員機。櫃員機配備身份證或護照掃描器確認客戶身份,亦有電子簽名板確認轉賬或提款等服務,逾九成半銀行服務均可透過視像櫃員機完成。他形容視像櫃員機猶如微型分行,僅較複雜填表、出卡仍須到櫃台辦理。香港銀行公會數據指2012年本港有3,210部櫃員機,NCR計劃最快下半年將視像櫃員機引入本港,但初期只會安裝幾部試用,可24小時提供服務,部份銀行表示有興趣,NCR今日邀請本港、台灣和澳門銀行參加路演。
分行變「零櫃台職員」
區萬康指視像ATM,可縮減銀行分行所需面積、員工成本,舒緩分行櫃台大排長龍現象。他指美國銀行Coastal Federal Credit Union原擁有17間分行,應用視像櫃員機後,僅餘一間分行提供真人面對面的櫃台服務。財經網站CNN Money前年曾報道該銀行自08年引入視像櫃員機,分行變成「零櫃台職員」,所需面積更小,櫃台職員成本下降四成,服務時間則延長四成半。
職工盟保險及金融從業員權益分會總幹事張麗霞指,視像櫃員機助長銀行裁減前線櫃台職員,質疑視像櫃員機要求一個職員最多應付六部機,增加員工壓力和出錯機會,她指面對面服務較人性化,亦較易照顧長者,避免他們誤墮騙案。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吳衛東指,部份銀行分店目前已撤出舊公共屋邨,長者要跨區辦理櫃台服務,他擔心長者未能適應新科技。
東亞銀行早前曾推出自行研發的視像櫃員機,名為「i-Counter」。職員在觀塘寫字樓提供視像服務,目前七位職員負責20部i-Counter。金管局指,銀行推出視像櫃員機前需與局方商討,並須確認已作出適當的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