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左要封殺王維基乃特區大氣候,為2017年普選愛國行政長官打好輿論基礎,整治本地傳媒將堅定不移進行下去,要對付「進擊之紅色巨人」,談何容易。就以《明報》為例,正當大家仍為劉進圖復元擔心之際,馬拉老總鍾天祥已成功進駐柴灣明報工業大廈,訓示員工應如何做新聞。相信斬劉進圖之刀手亦好快會在內地落網,在港審訊、判刑、結案。2008年兇徒持黑星手槍來港準備行刺李柱銘與黎智英,承辦此任務之幫會人士一樣好快在深圳落網、審訊、判刑、結案、出獄。幕後主謀永遠搵唔到!
建制派政治宣傳方式過時
至於抽稿抽廣告,根本已經麻木。《信報》最新案例,勸告專欄作者更改文章減辣,就是空降郭艷明當總編之功能,同《明報》空降馬拉老總如出一轍。至於砌鍾庭耀,就係為建制維穩系統另起民調中心開路,相信好快有維穩民調出現。但一切動作如此費勁,引發社會不斷內耗、撕裂,不惜代價摧毀香港媒體信譽,動用大量資金,搞多幾個「把酒當歌」節目,投多幾篇宣傳國家大政方針官樣文章在《明報》刊登,有乜用?搞多幾份報紙、電台、網站、民調又可換來甚麼?北京究竟有冇諗清楚?
此等「自慰式媒體宣傳策略」,一般係無能力之人用來應付上司,虛幌一招扮做嘢,譚惠珠代表港區人大向張德江報告在港宣傳戰線工作,就係「忽悠」中央之典型案例。張志剛批評鍾庭耀民情指數,認為同佢感覺唔一樣,質疑所謂民情準確性,上述種種現象均反映建制集團政治上嚴重落後於形勢,因為舊一套政治動員、agenda setting、政治宣傳方式已改變,即使北京掌控本地所有主流媒體、established elite,包括民主黨、公民黨全部歸邊,亦唔代表成功控制局面。過去兩年中港矛盾加劇,唔係傳統媒體及政黨發動,關鍵性的光復上水、反蝗驅蝗、拖篋行動,係一場又一場「素人之亂」。此名詞來自過去三年東京最大反核群眾抗議發起人松本哉,指稱厭倦政治團體動員,由普通人直接行動嘅群眾抗爭,同樣因士兵被虐待致死而觸發的台北最大規模群眾示威,亦是由素人發動。
素人之亂不受傳統民意領袖、媒體、社運人士、工會佬所影響,亦無妥協交易對象,黨報日日炮轟驅蝗素人亦冇用,相反越打壓,越發表強硬言論,公眾就越加同情佢哋。素人通過社交媒體溝通、動員,唔代表搞多幾個親建制傳媒網站就得。過去幾年由新媒體動員之素人力量,早已在上次立會選舉時由人民力量展示出來。
今後不論驅蝗、佔中、以至2016、2017年選舉,都係普通人展示實力時候,建制派可以繼續用過時方法去收編、控制主流政客及媒體高層。正如電影低俗喜劇內廣西黑幫暴龍哥,梗係大灑金錢搵邵音音重拍「官人我要」!
添馬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