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籌網略:O2O!服務業變天先兆 - 無謂君

雲籌網略:O2O!服務業變天先兆 - 無謂君

上次拋出微信估值的billion dollar question,隨騰訊(700)窩輪的成交量超過恒指輪的時代來臨,變成街頭巷里金融的談資。聽到的往往是捕風捉影的收購合併內幕消息、討論的每每是per user value和其他收購案的比較、關注的重心為遊戲支付等monetization大計,一番自娛自樂之後得出是否泡沫的結論。
其實這樣做騰訊的fundamental valuation,先不論對錯,坦白說對於大部份trader或散戶思維的人來說真的是irrelevant!隨便一個政策風險浮上產生的unwinding trade所製造的波幅已經夠震走你。至於分析師的目標價,滾動性上調的原因是因為估值方法也是mark to market的。
不能怪他們,一來市場慣用的active user growth和average user monetization value等傳統估值方法,套用在騰訊這種日漸帝國型企業上並不可取。所謂帝國型企業,我指的是既涵蓋龐大用戶生活的ecosystem,又有方法可以自由針對系統裏價值鏈「抽稅」的公司。一家企業一旦形成帝國就很難再單純做商業估值。試問你怎麼value美國聯邦政府?

打車app「燒錢大戰」或做場騷

就像當年把脈中國經濟要懂全球化下的製造業outsourcing大趨勢一樣,你要guesstimate騰訊的fair value的話,你也要了解O2O浪潮的big picture。O2O濫觴於移動互聯網時代,作為一種利用網絡效率化管理labour intensive服務業的嘗試,經過兩三年某些行業(例如叫車)開始成熟。
以往O2O最頭痛的地方,就是整條價值鏈在付費環節的leakage,在甚麼都講價、收據隨便買的國度,你如何控制前線從業員的集體行為?但現在微信支付幫他們解決「閉環」問題,所以說為甚麼payment open API會是一個重大的起爆劑,是因為有很多O2O將會搶着去申請。
坦白講句,我猜之前打車app的「燒錢大戰」,無非就是要借最大最成熟的O2O市場做場trade show給全世界看。很多人以為微信支付都是濕濕碎的小額數,不知道有沒有留意到使用微信支付帶來的損失由PICC全額賠償,未知是否保險太貴所以要商戶交保證金。這幾天餘額寶大筆定存被銀行聯手拒接後收益指標拾級向下,大家應該知道在大陸湊起大額保證金利息有幾厲害吧?
除此之外,不要忘記本來IM平台是不掌握用戶交易數據的,但當全國O2O link up微信支付後,騰訊今後將比各家銀行更清晰了解用戶的消費習慣,你們說這個合作夥伴雙手奉上的一站式real time location based的電子生活數據庫值多少錢?
不要以為O2O只限訂餐、買票、打的、送菜等標準化服務,我預計今後O2O在各行業的應用將會越來越廣泛,甚至顛覆某一些傳統行業。在香港O2O經常被人誤解為只用來落order的平台,其實當整條價值鏈搬了上網整合後,只要配合平台大數據的用戶分析,很多管理和後勤的環節用Algo代替人以後,都可以保持一定程度的mass customization。而且隨着可穿戴gadget普及,sensor越精良,O2O的威力將越大。

診所醫生隨時變夕陽行業

舉個危言聳聽的例子,全港俯拾皆是的醫生診所這種cash cow生意,便可能淪為工會保護下才能生存的夕陽行業。其實世界上九成小病都是傷風感冒,何須每宗都要face to face斷症?假設你讓醫療機構數據庫管理你過往所有病歷,遇到頭暈身㷫時你只要share身上sensor的那些健康數據,AI還真的不懂對症下藥?只怕到時病假少了不少就真。
有生之年政府都不可能讓它發生?會不會有點complacent?君不見Google在密密收購droid technology的公司。你以為會出現小時候叮噹那種未來家家有一個機械人助手的情節嗎?根據經濟學原則,我倒覺得它們會先在大公司的中間成本削減環節中率先隆重登場。別忘了,今天我們活在一個面臨人口急劇老化的社會,如果政府不修例放寬服務業減省人手依賴機器的話,未來整個東亞地區甚至會因為成本居高不下連私人護老院都走「貴族院」經營路線。所以整個O2O服務業自動化大潮看來勢在必行。當然,整個過渡過程中正當盛年或年輕一代的白領就業安全必然首當其衝。
談完遠景有必要把大家拉回現實。負責任的說句騰訊其實仍然是一家「發展中帝國」。比起成熟的阿里帝國,微信的支付「稅網」才剛開始鋪設工作,除了微信的通訊錄以外,用戶幾乎沒有甚麼移不走的「不動產」。阿里巴巴就不一樣了,網店就是房產,流量要繳費,甚至這些國內銀行「棄民」的信貸都一手包辦。一個頭腦清醒的投資者面對一個變數很大的誘人前景時,會冷靜分析通往未來的帝國藍圖上還有多少空白部份,每個uncomplete area裏最大的絆腳石是否屬於公司不可控的外部因素?管理層按部就班發展的同時,還要留意有沒有任何新技術苗頭足以render you obsolete。請謹記科網這一行,除非有天可以直接混業銀行,否則沒有甚麼叫too big to fail的。
騰訊阿里獲頒的民營銀行牌照算是第一步,但估計要獨立運營之前還有很多掣肘。原因是整個帝國的載體始終是其附生的硬件,硬件環境一旦遇上變天而非迭代升級,好似PC互聯網演變為移動互聯網,強如阿里帝國都可以快速面臨被迫轉攻為守的窘境。從來沒有一位分析師告訴你智能手機上網的習慣是恒久不變的,對吧?

作者FB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wuweilord

無謂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