犧牲色相 - 邁克

犧牲色相 - 邁克

《Elvira Madigan》這樣的文藝小清新,今時今日大言不慚搞復興的超齡青年一定趨之若鶩,不知道熱衷放映復修新拷貝的香港國際電影節,有沒有考慮將它推介給下一代。不過在嚴肅影評人眼中,太甜美的畫面和太艷麗的五官一樣,只會減分不會加分,廣受歡迎更是格殺勿論的罪狀,就像亦舒女士的通俗小說,越流行離殿堂越遠。最蝕底的是由頭到尾掛住談情說愛,只好卡在言不及義範疇永不超生──你看,大衛連的《沙漠梟雄》不也美得令人窒息嗎,因為主角在戰場出生入死,名譽便昂貴幾條街,靜候三日三夜捕捉的一抹斜陽,歷史價值高過手搖鏡頭不經意拍下的蝴蝶多多聲。
是的,看起來太輕而易舉的工作,從來不被論者珍惜,汗都沒有流一滴偉業便大功告成,成果再優秀人家也當你冇到。既然提起阿拉伯的羅倫士,請允許我借題發揮清算另一個當時得令的梟雄:削減若干公斤,以苦肉計贏得金像獎的新科影帝,其演技真是把「膚淺」帶上新層次,無奈投票的大爺大娘就愛這一套,紛紛替他打個滿分。別誤會我念在《鐵達尼號》的舊情,蓄意為里安納度狄卡比奧擊鼓鳴冤,心疼的查實是《知音夢裡行》連提名都躋不入的新晉小生奧斯卡依撒。能夠把死蛇爛鱔演得人見人愛,少一分功力都不行,何況他也一樣不惜改變體形塑造角色呀,看過《溫莎伉儷》的觀眾不會沒有留意,兩年前那個弗到漏油的拍賣行護衛員,穿上格林威治村失意歌手的白tee恤,無端端多了鬆弛的小肚腩,毅然犧牲色相的壯烈程度,絕對不輸給摒棄周身肌肉的脫衣舞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