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佛羅里達州曾經有一條怪例,規定流動販賣機必須貼出標示,提醒公眾舉報任何沒有這標示的販賣機。聯邦鐵路局也曾有這麼一個條例,要求所有火車,必須在車頭漆上一個F字,以顯示這是車頭。
想不到香港終於擁有自己的case study,怪異之處足以超英趕美:你申請不到免費電視牌照嗎?退而求其次,申請一個流動電視牌照吧,但在推出相關服務前,且慢,原來你必須再申請一個免費電視牌照。
港視再碰壁 官司恐沒完沒了
王維基今次再度碰壁,還隨時白花了億多元收購一個得物無所用的流動電視牌照,其遭遇很難不叫人同情,尤其是看着他鍥而不捨推出服務,大拿拿出資十億,本來想正正經經提供電視服務,結果一波幾十折,弄到要與政府鬥智鬥力,舌劍唇槍之餘,還要打一場隨時沒完沒了的官司。
我相信,港府總會有一套堂而皇之的技術理由,去為自己這種說法開脫,但那一陣留難的味道,始終難以擺脫,我好奇,如果王維基當日並不是買斷了中移動(941)的牌照,而是與對方合資做流動電視,現時的困局是否還會出現。
港視(1137)的遭遇,與大陸近日大講的國企改革相比,更顯得格格不入,國企改革的主旋律,是講如何為國企引入民營資金,在一些非關鍵行業實行國退民進,就算在一些戰略性行業如金融,也容許科網股用創意與科技,硬生生打破一個缺口。反觀今次港視事件,連入口都全方位攔截,似乎香港對行業的保護,較諸大陸更甚。
創業遭潑冷水 營商環境堪憂
諷刺的是,商業觸角敏銳的王維基,過去原是政府開放市場政策的合拍夥伴,一方面政府想引入有實力有新意的競爭者,這邊廂王維基又肯放手一博,入場與市場巨人一較高下,一家便宜兩家着。
想不到時移世易,今時今日他這種牙擦擦走位靈活的挑戰者,反而難令當權者放心,而後者的着眼點,已不再是市場發展,甚麼競爭力、產業升級,在維穩下都要靠邊站。梁振英政府今次的訊息很明顯,沒有港劇,大家還可以看「星星」吧。
經濟學大師凱恩斯曾經以animal spirit來形容企業家精神,一個市場經濟要運作得好,必須靠這種膽粗粗、肯冒險的勇者,不斷試錯不斷失敗,從中提煉出新的營商模式,顛覆已陷於呆滯的既有秩序。政府的角色,正是撥旺這團火,以沒有章法、玩偏幫的法規來窒息他們,王維基昨日一句「你玩晒啦」,我頓時心下一沉,這是潑給全港創業者的一盆冷水,代表政府對企業精神不再friendly的標誌,若果連王維基都要喊走投無路,其他無黨無派未交心的,又會否面對同一待遇?不要少看,這一句對香港營商環境的傷害,遠大於甚麼中港矛盾。
丘亦生
金融中心fan 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