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堆一爐 未通過想加爐  黃錦星:諗諗一個夠唔夠

三堆一爐 未通過想加爐 
黃錦星:諗諗一個夠唔夠

【本報訊】政府「三堆一爐」大計尚未取得普遍認同之際,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已想添食。他昨透露今年展開廢物設施的全面研究,包括是否興建更多焚化爐。他指石鼓洲焚化爐處理三分之一都市固體廢物,若要達零堆填,要「諗諗一個(焚化爐)足唔足夠」。地球之友質疑政府向納稅人開刀以公帑興建更多焚化爐。
記者:潘柏林

上任逾20個月的黃錦星昨首度與傳媒茶敍,分享早前與立法會議員到歐洲各國考察焚化爐經驗。他指當地居民不會嫌棄焚化爐,反而視為生活一部份。他以巴士比喻:「等於馬路有巴士,只要排放達標,係生活一部份。」他又以丹麥為例,焚化爐僅離民居250米,而石鼓洲焚化爐離長洲居民五公里,「外國講距離幾百米冇問題」。
他表示,除了擴建堆填區和興建焚化爐方案外,政府今年會開始全面研究未來10年至20年的長遠處理廢物策略,內容包括設施、選址和科技。他指堆填並非合適解決生活垃圾的方法,對興建更多焚化爐則持開放態度,「生活垃圾要零堆填,各方面要加大力度,諗諗一個(焚化爐)夠唔夠」。

環團質疑向納稅人開刀

當局未有交代若增建焚化爐的可行選址,但翻查焚化爐的環評報告,屯門曾咀是建議的選址之一。環境局早前推出的資源循環藍圖預期,在2022年香港廢物有23%焚化,堆填約22%,其餘55%屬於回收。政府未來若要將堆填垃圾全部改以焚化解決,便要興建多一個與石豉洲焚化爐同級的設施,即能處理3,000噸的大型焚化爐。
地球之友副總監劉祉鋒估計,黃錦星受歐洲考察團刺激,對增建焚化爐持開放態度。他批評當局僅從末端處理設施着手,動用巨額公帑興建焚化爐,卻未在減廢和循環再造着手,10億元的回收基金至今仍未有具體措施,「政府要承擔廢物處理責任,唔係普羅市民用幾百億起焚化爐,全部係納稅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