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新聞周刊》,找到了Bitcoin之父,原來是個平凡不過的美籍日裔。在日本,他很可能只是個超齡宅男;在美國,他卻可以牽起一場革命,姑勿論crypto-currency最終是否可以改寫歷史,這個實驗,未來幾十年肯定對貨幣的理論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甚麼是錢?古典經濟學說是交易的媒體,是商品,所以黃金白銀有先天優勢。可是按照古典學派的標準,Bitcoin才是近乎完美的交易媒體:方便攜帶、不會耗損、可以無限分割、供應不受政治所左右。可是,Bitcoin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歷史,沒有認受性。我知道,許多Bitcoin信徒,倒是真心相信,假以時日,數碼貨幣是人類文明的未來;數字是最客觀的語言和思想框架,作為價值和物質世界的橋樑,最適合不過。
在太平洋的另一端,網上金融正是最熱鬧的話題之一。騰訊快要破每股700大元,我也信這一天距離我們不遠。早幾個星期,做投資講座,有學生問我為甚麼騰訊升得如此厲害。
「騰訊是電訊科網概念嗎?」我問。學員沒有回應,這是正常的,因為這個問題太過「阿媽係女人」。
「不。騰訊在這一刻,不是電訊科網概念。大家當它是一家可能不用牌照就可以進行銀行業務的公司去炒就是。一直以來,誰控制了貨幣的儲存和運轉,就等於把持了經濟的命脈。記得之前中央要理順表外金融系統嗎?單靠打壓,手段太粗暴,不適用於廿一世紀。今天的中央,學會了以市場治市場,由一兩家大戶去做proxies,既可以有市場的彈性,但又不失控制的途徑。」我說。
學員似懂非懂,總之明白騰訊高處未見高就是。不過,我也加了一句:「但是在這個範疇,真正有競爭優勢的不是騰訊,而是馬雲的阿里巴巴。」
馬雲這個阿里巴巴的「爸爸」,我覺得才是顛覆中國市場秩序,真正有破壞性創造力的第一人。但很可惜,他的公司還未上市。不過,話說回頭,好東西總不會輕易讓人買到的;像誠哥,最高回報又好玩的投資,不是都放在他的私募基金嗎?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leesimo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