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像班底拱照 80後導演拍港版《KANO》

金像班底拱照 
80後導演拍港版《KANO》

【記者吳嘉羚報道】台灣棒球電影《KANO》開畫首五日已勁收5,000萬新台幣,本港的棒球運動屬冷門,但亦有港產80後新進導演以此為題材,獲政府資助200萬元,處男執導一套以本地棒球隊為題材的勵志電影《點五步》,並找到《豪情》監製陳慶嘉、《葉問》攝影師柯星沛、《桃姐》美指潘焱森等「金像獎級」班底拱照,但因製作費不足,導演陳志發自言現時人工「低過菲傭」。
《點五步》預計今年6月開拍,賣點是「青春的遺憾」,以80年代沙田「沙燕棒球隊」成功擊敗日本球隊的真實奮鬥故事作主軸,圍繞球員間的熱血兄弟情。導演陳志發首次執導就得到「金像獎級」班底助陣,《豪情》監製陳慶嘉和《葉問》攝影師柯星沛都在本地影壇具有份量。
陳志發說,有時找「大粒嘢」反而比找副導演等前線製作人員更容易,因《點》被資金局限,支薪低於市價,幸影壇前輩不介意「拍心口」提攜後輩。相反新入行的電影人經濟負擔大,加上近年內地電影市場急速發展,不少人北望神州尋機會,故聘請前線製作人「考起」不少本地新進導演。

盼讓港人認識棒球

陳志發又指,去年《狂舞派》的成功,令不少新進電影人鼓舞。他認為,青春熱血為題的電影在本港有一定市場,近年港產片亦復蘇,盼可殺出血路。《KANO》在台灣旺場,與《點》同是棒球電影,但棒球在台灣是全民運動,在本港卻屬冷門,陳稱「就係冇人知先要講」,希望透過電影讓港人認識棒球。這題材與數年前打着本地首部棒球電影旗號的《無野之城》相似,但陳指,《點》對棒球的着墨較多,不擔心「撞題材」。
電影須在年底完工,向發放資助的政府創意香港計劃「交功課」,陳志發希望盡量起用本地的真實棒球運動員,「真正棒球員嘅姿勢會比較自然,唔需要再花時間訓練」。新進導演連日穿梭各棒球場物色新進電影人選,望趕及月底截止的演員招募,這令他頗感壓力,「每日要飲兩杯齋啡提神」。
他稱,運動電影通常有兩場大型比賽場面,已佔用《點》的大部份製作費,故決定自減人工圓電影夢,全因「童年時一家人坐埋一齊睇電視最開心,所以從小想做導演」。相比去年在無綫任職初級導演時月薪約有萬多元,但他現時的人工則「少咗一大截,低過菲傭」。為了夢想去到盡,他說「好多人覺得我儍,但如果咁多理性,就冇夢想」。

《點五步》獲《豪情》監製陳慶嘉(左圖)、《葉問》攝影師柯星沛(右圖)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