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海外(688)2月份銷售額未如理想,按年跌15%至僅90.8億元,但昨日同時宣佈斥資130億元人民幣,大手掃入四幅地皮。分析員認為,中海外主要趁市場氣氛低迷,補充土地儲備,惟現時仍非執筍貨時機;市場亦普遍預期內房今年3月難現「小陽春」。
記者:李芳芳
內房板塊籠罩信貸緊縮及債務違約的陰霾,加上2月份整體銷售數據低過預期,內房股昨日不少均跌2%至4%,跌幅較大的世茂房地產(813)挫4.4%,報14.18元;中海外亦跌2.4%,收報20.05元。
2月銷售額跌15%
中海外昨公佈,2月份的合約銷售額及銷售樓面面積按年均告下跌,分別減少15%及14%,至90.8億元及57萬平方米。綜合今年首兩個月合約銷售額243.2億元,按年亦降4.6%。
銷售差未阻窒中海外擴張,上月仍以129.9億元(人民幣.下同),即約164億港元,收購青島、鄭州、廣州及哈爾濱市的四幅地皮,總建築面積304萬平方米。旗下附屬中海宏洋(081)亦購入位於揚州及南寧、總建築面積共180萬平方米的兩塊土地,涉資26.5億元。
法巴董事總經理及房地產研究主管李偉烈認為,中海系公司所購的6幅地皮並非地王,每平方米均價約3,200元,與以往平均投地價格相約。而且該公司每年出售面積達900萬平方米,相對目前土儲約4,000萬平方米,仍不足。「特別係廣州,佢都用晒,冇乜地,𠵱家都叫遲咗。」
樓市難現「小陽春」
有外資內房分析員亦指,中海外去年在地價競投激烈時反而買地不多,相信今次為趁市場氣氛低迷而補充土儲。雖然規模對中海外未算過大,但市場現時傾向保守,地價調整仍未到須大手執筍貨的時機,未必利於其股價表現。他相信整體發展商今年購地均會較為審慎,尤其是負債高的融創中國(1918)和恒大(3333)。
另有歐資分析員指,現時市場最主要的憂慮是內地債務違約惡化,導致銀行進一步收緊信貸,而影響內房公司的資金鏈;而且2月份的銷售數據略低於預期5%至10%。市場將會較關注具全年指向性的3月份銷售數據,惟去年同期的基礎較高,今年料較難出現樓市「小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