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發展局將九龍塘前李惠利校舍用地剔出最新賣地計劃,規劃署日前又建議將李惠利用地恢復為「政府、機構或社區」(GIC)用地,令爭取李惠利南面用地興建中醫藥學院的浸大師生,曾感有一線生機。不過,教育局卻表明正考慮將該地發展特殊學校。浸大校長陳新滋表示「千金難買相連地」,若政府的新方案「好到不得了,我都會接受,但係目前嚟講我聽唔到有」。
教局研李惠利地建特殊校
城規會昨聽取公眾的申述意見,共接獲逾2.5萬個申述、2,000多份意見書,大部份支持恢復將李惠利地皮列作GIC用地,以及將這幅用地撥給浸大。
一直爭取利用李惠利地皮擴建的浸大,獲2,000多人授權發言,浸大組織45人的代表團出席申述會,包括陳新滋、前任校長吳清輝、前校董會主席黃英偉等列陣,預計要花日半時間才能完成浸大代表團的申述,但他們大多重複過往爭取李惠利的舊觀點。會前亦有幾十名浸大學生,帶同向公眾和師生收集的心意卡,到場請願,堅持爭取浸大取得整幅李惠利地皮發展。
不過,教育局表明本港的特殊教育發展有迫切需要,正考慮研究將李惠利南面用地發展特殊學校。雖然浸大已爭取多時,但局方一直未有明言若不建豪宅,是否會撥該地給浸大。
陳新滋:千金難買相連地
陳新滋回應稱,特殊學校在全港各個地方,都可選擇用地,但李惠利地皮與浸大校園相連,「千金難買相連地」,若將李惠利給予浸大,效益會更高。
他又指「起特殊學校唔係唔好」,若政府有新方案「好到不得了,我都會接受,但係目前嚟講我聽唔到有」。
曾揚言爭取失敗就會辭職的陳新滋稱,會接受政府選擇「最好嘅方案」,不過他沒有解釋準則,只多次重複說會與局方溝通,表明校方不會設下條件,又稱沒有私下約見教育局局長吳克儉。
浸大委任顧問林雲峰則認為,如果將地皮撥予浸大作整體規劃,校園之間能夠相連貫,學生亦可以加強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