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體:碩士生變全職摔角手打者無怨

多面體:碩士生變全職摔角手
打者無怨

昨日《蘋果動新聞》介紹了香港首位進軍「Pro Wrestling Zero1」的摔角手Jason Lee,今日輪到香港首位職業摔角手何顥麟登場。擁有碩士學位的他有優差不做,選做職業摔角手,創立推廣摔角的團體「港摔」。26歲仔、綽號Cool Star的他心願是港摔有朝一日殺入公仔箱,並每月在全港各區巡迴表演。記者:徐嘉華 攝影:黃賢創、王子俊

白長靴、緊身褲、露臂Tee,正是何顥麟(右)在擂台的造型。

去年12月在港舉行的「熱血寒冬賽」,何顥麟(下)被日本代表「劍舞」(上)打落觀眾席。

原名黃育麟的何顥麟坦言自己表演慾強,浸大傳理系碩士畢業的他,其實可以在電視做新聞主播滿足表演慾;他偏偏選擇奇裝異服,在摔角擂台上拳打腳踢。衰在「今日唔知聽日事」,試過一個月沒有打摔角零收入;亦試過一場show收兩萬幾,但全年拉勻每個月最多賺7,000元,收入可能差過做看更。然而,上述種種無損他在12年轉做全職摔角手,這位「香港第一人」為何仍對摔角死心塌地?以下對話或可解釋一二。

記:記者 麟:何顥麟
記:你說小時候就喜歡摔角,當時從哪裏接觸到摔角?
麟:90年代時,有線播過日本摔角,剛好那一期無綫、亞視都有播摔角,當中有日本及美國的賽事,一看就愛到現在。那時很喜歡日本摔角手「獸神」,他戴的面具,還有那件緊身衫褲,很有超人的效果,他現在50幾歲仍在打;另一個偶像是美國的The Rock(見另文),他的摔角好睇外,還成功打入荷李活當明星。摔角是一個很獨特的表演,貌似運動但又不是運動,似真打又似做戲,現場觀眾又有即時反應、又會叫你的名字,好有滿足感。

戲金少幸得家人分擔

記:你有碩士學位,搵工應該不難,為何在12年做全職摔角手?
麟:碩士畢業後,我都返過「正常工」:在大學做文職,朝9晚5,那時一有空就去做gym;之後我做過酒店的marketing,都做得幾好,但當時日本有摔角館叫我去打摔角。日本摔角,我由細睇到大,於是辭掉酒店工作做全職摔角手;摔角的魅力,就是明明是假的,但都令你覺得好暴力,觀眾看得好肉緊。
記:摔角手的戲金沒保障,可多可少,應付到生活開支嗎?父母支持你嗎?
麟:我好幸運,父母、細妹都在工作,我不用拿錢回家;父母不反對也不支持,任由我選擇。我們打摔角的酬勞是逐場計,除非你跟某公司有合約,沒有合約的好處是可以到任何國家地區周圍打。最初打摔角試過當「義工」無錢收,一般而言,平均每場戲金有2,000元左右,但留在香港打就一定無錢賺,因為比賽太少。

21歲香港摔角代表Jason Lee(圖)周日在東京ZERO1摔角大賽以「旋回式DDT」擊敗36歲日本選手HUB,奪得NWA世界輕量級冠軍及國際輕量級冠軍「雙冠王」。互聯網

花名Cool Star愛演出

記:見到摔角手都是奇裝異服,頭髮古靈精怪,又戴面具,又用假名,你覺得自己是個戲子嗎?
麟:戲子……有一點點,但好享受。09年開始打摔角時,我個look好樣衰,頭髮比現在長很多,身形又偏瘦;慢慢鍛鍊體能後,亦定了緊身Tee加綠色長褲配黑超的造型,現時剪的髮型都是配合摔角從高處跳下來的瀟灑效果,摔角壇都叫我Cool Star。
記:有想過你的摔角生涯會到何時?最想香港摔角發展如何?
麟:我仍好享受到各處打摔角,見證現場觀眾邊看我比賽邊拍爛手掌,或者當我輸時替我不值,又或者到30歲時總結一下再打算。香港摔角現時得10個運動員,其中3個全職,還有約500個摔角迷,希望未來圈子裏有更多人。不過,在香港搞比賽很困難,無贊助之餘,連場地都好難book;有些場地聽到摔角都驚,有些覺得摔角是運動不是表演,到體育館book場時,他們又說我們不是體育,好難搞。但我相信,只要我們還有一班摔角同好,慢慢打出名堂後,一定有另一片天。
何顥麟每逢在外國比賽,每星期會練足6天;在香港則因少對手兼無場地,他惟有在大埔村屋家門前做體能練習,嗜好是到住所附近的體育館做gym,鍛鍊好身體隨時「接order」;夢想,也是要努力才能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