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明明報道】剛發生的馬航空難及前年的南丫海難,令人關注海上救援工作問題。運輸及房屋局的南丫海難內部調查將於本月底完成,香港消防處救護員會早前去信該局局長張炳良,指本港並沒有如其他先進國家成立專業救護船隊,為海上安全及災難提供最佳的緊急救護服務,提高傷者存活及康復機會。
提升傷者存活率
該會在信中以南丫海難為例指,當日只有消防及警方人員到肇事海面進行拯救工作,卻無安排救護人員隨隊,傷者只能在沒有專業設備和專業救護人員的船隻上進行有限度的急救,傷者要待送返岸上,救護員才可進行急救,錯過最佳救治時間。該會另舉出去年11月木星號撞毀事件指出,87名傷者在事發後1小時,才被安排到岸上進行急救。
該會建議當局仿效先進國家及地區設立專業救護船隊,為海上安全及災難事件傷者提供最佳及最急切的救護服務。該會稱,根據外國經驗,專業救護船隊是海難現場的救護指揮中心,能集中傷者進行全面的院前傷勢及病情評估、分流和進行院前輔助醫療專業救治,並將嚴重傷者情況及早通知醫院及岸上救護人員,令傷病者獲最佳救治和優先處理,提升他們存活率及復元機會。
該會又指出,現時香港機場原有兩艘拯救船,但只有消防員當值,並無救護員駐守。該會指一旦機場範圍內的海上發生空難,未必能即時發揮拯救船的效用。加上當局正籌備興建第三條跑道,有需要提高及改善機場海上救援工作,該會促請當局應立即派駐三至六名人員駐守拯救船,以填補相關漏洞。該會總幹事屈奇安引述運房局回應稱,會將該會意見轉交保安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