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主席:女董趁墟 - 盧先亞

好不主席:女董趁墟 - 盧先亞

剛剛過去的星期六適逢三八婦女節,在此補祝香港的姊妹們生活愉快,最重要的是備受尊重,平起平坐,後者所指當然就是自人類出現,兩性已然存在的不對等地位。
千百年之後,歷經不知多少的社會變遷,少不了的女權運動,女性在爭取權益方面總算有長足進步,地位亦日益提高,尤其在西方社會。不過在那暗處,總有看不見惟教女性不得不止步的玻璃天花(glass ceiling)和懸崖(glass cliff)。
香港既稱國際都市,表面上女性應享同樣待遇,不過香港亦處身亞洲地區,傳統男尊女卑……用儒家包裝,厚施脂粉的說法就是男外女內,女性若然選擇馳騁職場,且要脫穎而出,總得要有面對更多掣肘和壓力的準備。

港藍籌企業董事陽盛陰衰

有專門研究企業社會責任的機構早前公佈《香港企業女性董事概況》報告,發現去年,香港恒指成份股企業的整體女性董事數目比例,只由9.4%微升至9.6%,相對2009年首次進行調查時的百分比8.9%,每年增幅相若。而本港1,600多家上市公司當中,有四成的董事會都是全男班。至於我的公司過往女性董事佔比高達三分之一,不過去年有新成員加入董事局,所以比例調整至兩成多,猶算對姊妹們有個交待。
事關亞洲上市公司女性董事的數目向來偏低,以男權至上的日本為例,其女性董事比例更低見1.1%。至於英美亦不過是17%。惟未能與個別有法定「配額」要求的國家相提並論。
譬如說,挪威早在2004年推出性別配額法,規定所有上市公司及國有企業,須將女性董事百分比定在40%。
其實,港交所在兩年前已有諮詢報告建議本港應仿效引入上述的「配額」措施,不過就算歐美國家亦有不少意見,認為目前尚未適合引入相關制度或規定,畢竟應否強制實施配額仍存莫大爭議。
另外,有調查顯示支持配額的男性僅及兩成,這本不足為奇,然贊同配額安排的女性高管亦只四成,同性尚且未有全力爭取,可知前路遙遙。或許這些高層亦知另有調查發現,在挪威大幅增加董事局女性比例後,有關公司的盈利和價值,並沒明顯提升。
然過往多年,絕大部份的研究顯示,增加女性董事比例會為公司管治帶來正面影響。皆因男女太有不同,男的慣於高估自己的能力,更重於逞強好勝。而女性相對比較保守,金融海嘯過後所示正正就是市場需要如此品性。
不過始終還是要成一個墟,我的意思是起碼要三個女董事方能有所發揮和成事。因為還有一個報告提及女性董事帶來的好處,只會在企業擁有三位或以上女性董事才會顯著。
論點是:如果公司只有一位女性董事,這董事很容易會被孤立和邊緣化;假如董事會多增一位女性董事,她們的孤立感或會減低,雖則她們會被其他男董事視為一夥。而這對相依為命的女董事為了避嫌,或會刻意保持距離,未敢沆瀣一氣。惟當公司擁有三位或以上的女性董事時,情況才會有關鍵改變。
我的公司尚欠一位方成一墟,看來這就是我今年首要任務。

盧先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