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越野單車好手再添新「蒲點」。漁護署拓展大欖郊野公園內越野單車徑,開闢連接田夫仔瞭望台及吉慶橋的新路段,單車好手能由海拔三百多米俯衝下山,路面最窄處不足一米,全長約五公里,難度屬「黑鑽石」級別,最快年底開放使用,將成為本港最長正規越野單車徑。
記者:佘錦洪
漁護署邀請了國際越野單車協會(IMBA)專家,協助勘探及設計新路段。有十年經驗、曾到多國建設單車徑的路徑專家林暉明表示,香港山坡較陡峭,設計時又要兼顧有生態價值的植物,「單係搵出口位就搵咗一年」,是最具挑戰性的一次。
平衡安全難度
新路段採用波浪形路面設計,依山脊開墾而成,全程為天然泥路,最窄處距離崖邊只有不足一米;容易水土流失的路段使用大石加固,較深的坑洞亦會鋪上石塊作「盔甲(Armoring)」,增加挑戰性。林暉明指,根據IMBA難度五級制,新段屬第四級「黑鑽石」,適合資深越野單車愛好者,「完全有國際水準」。
為使單車徑切合用家需要,漁護署亦邀請單車團體會員,義務參與新段建造工作。有五年越野單車經驗的朱明森是義工之一,他指以往有不少人貪圖刺激,在非正式單車徑騎車,「成日都斷手斷腳」,坦言若新段「太平庸」,自己也不接受,最重要平衡安全與難度,「既安全又有娛樂性就最好」。
據漁護署資料顯示,申請使用越野單車徑人士逐年上升,去年就發出6,435個許可證。郊野公園主任(中區)李英銘指,越野單車日漸普及,大欖郊野公園因交通便利最受歡迎。為完善園內單車徑網絡,近年逐步增建多條符合國際標準的越野單車徑,並將舊徑改建,長遠希望將遠足及騎車人士分隔,以保安全。
須申請許可證
目前本港有10條郊野公園越野單車徑,使用者必須向漁護署申請許可證,並按指引佩戴安全頭盔及其他安全設備;任何人士未經許可,於指定地點或非單車徑騎車,一經定罪,可被判罰2,000元及監禁3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