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查的「笑話」 - 李碧華

審查的「笑話」 - 李碧華

內地電影審查制度一直扼殺創意,電影人極不滿。但因市場龐大而且「莫測」,很爛的片子也賣幾個億,商機無限,不得不從。
──若不從,最好的方法是放棄大陸市場。在商言商,投資方的製作成本就不會高了。
本屆政協文藝組討論中,大腕發難猛烈批評。馮小剛要求放寬劇本審查,不能過多關卡,發言時火氣十足,表情相當肉緊。從來不會罵政府的成龍「順勢和應」,也認同電影審查太多,磨去稜角影響票房。
馮導生氣是他想拍《我不是潘金蓮》,不通過,理由是「有點敏感」。我也有經驗:多年前投資方想重拍《潘金蓮之前世今生》,當局回應:「潘金蓮是個有爭議性的人物,光這名字就不通過。」有人建議改為《西門慶之前世今生》!我笑道:「更糟,肯定即時槍斃!」因為我有一本飲食檔案喚《西門慶快餐》,寫《金瓶梅》中西門慶吃的蛤蜊湯麵吧了,一碗麵怎涉「色情」?書名也不通過。不如片名改《武大郎之前世今生》啦,但這電影誰看?
被迫害的創作人,個個都有些悲痛的黑色笑話娛賓。